陳迪說道:“陛下,洪武十一年的時候,這三個國家曾經派出使臣朝貢大明,先帝還賜予了他們金銀錦衣而歸。”
陳迪現在可不敢隨意接受從未朝貢過大明的番國朝貢,誰知道陛下怎麼想的?萬一陛下正想著對付這個國家,自己的行為不是給陛下添堵嘛。
允熥又問道:“既然如此,這二十二個國家或者部落都清楚了。安南繼續拒絕,正月出了之後他們的使者要是仍然不走,就攆他們走。”
“除了須文達那,還有一個叫做蘇門答臘的國家?不會是須文達那冒充的吧?”
陳迪答道:“陛下,從三佛齊回來的徐景昌和李訓海證明,這是另外一個國家。”
“噢。滿剌加朕清楚,拒絕就好。渤林邦國、合貓裡、貓裡務這三個國家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陛下,渤林邦國是在三佛齊附近的一個國家,現在其國的國君是廣東人陳祖義,曾為洪武年間的海上大盜,後來也不知怎的到了渤林邦國當了國君。合貓裡和貓裡務這兩國都是位於呂宋之南的國家,具體情形他們來京不久,臣也不太清楚。”
他一提陳祖義,允熥就明白這個渤林邦國是怎麼一回事了。陳祖義是洪武年間東方地區最有名的海盜,沒有之一,以馬六甲附近的地方為根本,縱橫東海、南海、印度洋等地,最強的時候擁有萬人,戰船近百艘。歷史上他後來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詐降被鄭和識破,生擒被送到大明境內處死。
允熥突然有些後怕:自己竟然忘了這麼一個牛逼的南洋海盜,真是不應該。當時華夏周圍的地方自己只以為扶桑有實力擊破兩個衛的大明水師,所以對滿者伯夷一戰向南洋只派出了兩個衛的水師,卻忘了陳祖義的水師勢力差不多就相當於大明的兩個衛!若是大明水師與滿者伯夷水師大戰的時候他派兵協助,那麼大明很有可能戰敗。
允熥馬上決定再往南洋派出兩個衛的水師,防止陳祖義起什麼不該有的心思。
同時允熥也好奇這次陳祖義大老遠的派出使者到京城來請降到底是出於什麼心思。歷史上他是詐降,但是都把使者派到京城了,到底是什麼心思允熥可就猜不透了。
允熥想了一會兒也就不想了。以大明的勢力,陳祖義有什麼心思都不要緊,反正要是不合心意的拒絕就罷了;再敢炸刺,滅掉就好。
允熥開始思考其它番國。他思索了一下之後說道:“呂宋不聽從大明的號令,拒絕他的朝貢。”
“安南和滿剌加朕剛才已經說過了,拒絕;至於蘇門答臘、渤林邦國、合貓裡、貓裡務這四個國家,暫時既不拒絕也不同意。楊本,你再多與他們商談一下,瞭解一下這四個國家的事情,等到正月十五前後報之朕,朕再行頂奪。”
陳迪等人一一答應著。之後陳迪說道:“那陛下今天下午是要接受其餘二十一個番國的覲見?”
允熥頭有些大,不過還是說道:“嗯,朕下午就接見這二十一個國家的使者。不過你一定囑咐他們,今天下午只是接見,不決定任何事情,讓番國的使者也把話語精簡一些。特別是朝鮮的使者,告訴他們認祖宗的事情不要在面見的時候提了,稍後送上摺子來朕批答。”
允熥又吩咐了幾句,陳迪等人退下了。不過允熥心中還在思考一件事情:這些番國怎麼今年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