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得與董良已經被楊士奇說的話驚呆了。這時楊士奇暫時停住了話頭,莊得不由得問道:“那咱們現在如何是好?”
楊士奇說道:“現在對於燕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趕到德州與成逆會合,這樣山東渮北連成一片,就勢大難治了。”
然後楊士奇沉思了好一會兒之後說道:“咱們必須阻止燕王!雖然即使山東渮北連成一片,燕王、成逆造反成了氣候也絕對不是朝廷的對手,但是這樣的話朝廷想要平定他們也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大明太祖皇帝攢下來的家底也就要多耗費一分,所以咱們一定要阻止燕王!至少是拖延燕王一陣時間。”
楊士奇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莊得為難的說道:“楊御史,你也知道咱們現在的情況。咱們手中只還有不到兩千的騎兵,吳橋縣城裡也沒有朝廷的經制之兵;而燕王南下帶了四五萬大軍,其中據我估計騎兵最少六七千人,並且都是久在邊鎮十分兇悍的騎兵,咱們要是帶著這些人去阻止,那麼估計就如同飛蛾撲火一般了。並且,也拖延不了多少時間,更不必提阻止了。”
“若是隨行騷擾,燕王完全可以派出一部騎兵與我們糾纏,大軍繼續南下,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楊士奇知道莊得的話是對的,他們手中的這點兒騎兵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是他不願意就這樣將燕王殿下放過去。
楊士奇煩躁地在屋子裡面走來走去,過了很久很久,莊得都想勸說楊士奇放棄的時候,楊士奇突然大叫一聲:“有了!”
莊得聽到楊士奇的叫聲,馬上問道:“有什麼辦法了?”
楊士奇此時一掃之前難看的表情,笑著對莊得說道:“我想到拖延燕王的辦法了。”
然後楊士奇也不跟莊得解釋,而是對董良說道:“董知縣,煩請你將吳橋縣城中所有的活羊、活豬,要是有活牛就更好了,全部收攏起來,聚集於吳橋縣城的北門,再找一些善於趕羊、趕豬的人趕著這些羊豬牛,我有大用。”
董良雖然不知道楊士奇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此時已經六神無主的他忙答應了下來,然後就出去找衙役收攏活羊、活豬去了。
莊得也十分好奇,問楊士奇道:“楊御史,你到底想怎麼阻止燕王的大軍?”
楊士奇自信一笑:“待會兒你就知道了。”
======================================================
午時的太陽是最猛烈的,雖然現在已經是十月份,但是中午頂著太陽前行還是十分難受。在佔領了滄州城以後,到德州已經再無大城可以阻隔,朱棣也沒有下令大軍急行軍,所以中午的時候他找了一片樹林讓士兵休息,又派人去附近的驛站詢問附近哪裡有水源。
等午時過去之後,朱棣讓武將們把士兵們都叫起來繼續行軍。
朱棣騎在馬上,看著面前的這隻大軍,不過他此時的心思並不在這隻大軍身上,而是與道衍說道:“自從大軍南下以來,竟然沒有一個州縣知道本王已經造反了,允熥為何不派人快馬加鞭告知這些州縣本王已經起兵了呢?”
道衍說道:“因為陛下並不確定殿下已經起兵了。雖然高陽郡王必然向陛下告發,但是陛下也會擔心那封信是不是被人掉包了不是殿下的本意。”
“所以陛下不告訴底下的州縣官員而是帶兵親征用意就明白了。殿下好歹是大明的宗室,怎麼處置殿下只有陛下可以決定,所以陛下親征正是為了能夠馬上對殿下進行處置。”
朱棣自己想了一下,覺得允熥的做法確實是最穩妥的,在不確定朱棣是不是真的造反的情況之下,不貿然宣佈他起兵,而是自己親自帶兵北上,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了。
這時道衍說道:“殿下,那兩個突然投向殿下的文官貧僧已經查出來了,全部都是湖州人。”
朱棣喃喃自語了一下:“湖州,江浙五府?他們是想幹什麼?”
道衍說道:“依貧僧來看,他們是想讓叛亂更加長久一些。甚至是想讓殿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