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錦無所謂的說道:“那就聽聽。”
這位周兄又對著湖上的船隻說道:“船上的朋友,若是願意的,也可以做詩一首應和,參與評定。”
允熥本來已經也想要走了,但是聽到他們要做詩也停下了。允熥已經有很久沒有過出眾的詩詞傳世了,正好借這個機會傳播一首詩詞。
並且皇帝微服參與文人的文會,傳出去也是風雅的事情,只要自己的這首詩能維持之前的水準,估計還有可能成為佳話。允熥雖然不是很好這個,不過有一個佳話也不錯。
允熥低頭開始想詠荷的詩詞。不多時,想出一首,提筆寫了下來讓侍衛送到岸上。
此時岸上也已經有數人把自己寫的詩詞拿出來給周兄朗讀,供眾人評判。
此時周兄周元說道:“上元胡照。詠荷。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隨後允熥的侍衛把詩詞遞給周元。周元朗聲讀到:“鳳陽朱林。菩薩蠻,詠荷。赤泥亭子沙頭小,青青絲柳輕陰罩。亭下響流澌,衣波雙鷺鷀。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嬌蕊。添個浣衣人。紅潮較淺深。”
讀完這首詞,周元愣了一下,然後又繼續往下讀。不一會兒,二三十首詩詞相繼讀完,周元說道:“這詩詞一道,眾說紛紜,若是要大家議論,恐怕是到天黑也評論不出誰優。”
“所以今日小弟請到了翰林院的梅翰林老先生為眾位評定詩詞,如何?”
梅翰林站了起來,向諸位示意。在場的不過是一些秀才,見到一位朝廷命官,還是頗有文名的翰林院出來的人,哪有人會反對?自然是讓這位翰林評定的。
那邊的船上,徐妙錦對著兩個哥哥還有三姐說道:“那首菩薩蠻,詠荷的水準最高,定然是這一首為首了。”
徐暉祖的文化素養也不低,聽到徐妙錦說話也點頭說道:“大哥覺得也是。”
“這首詞還是在那艘船上的人吟做出來的。哎,我覺得這個送詞過來的人好像是見過的。”
徐增壽也說道:“我也好像是見過。”
徐妙錦站到窗戶邊上隨意的看了一眼,然後驚了一驚說道:“我好像也見過。”
麝月說道:“這不是在講武堂門口見到過的那人的一個侍衛嘛!”
徐妙錦也想了起來,說道:“果然是。”
徐暉祖問道:“什麼人的侍衛?”
麝月說道:“大老爺,一個多月以前我跟著我家小姐送大少爺去講武堂,回來的時候碰到了一個人帶著這個侍衛。後來我們在安王府見過這人,才知道是為王爺。”
徐暉祖正要接著問,忽然聽到岸上傳來梅翰林的聲音說道:“依老朽評定,當屬這首詠荷:‘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為最佳。”
周元馬上喝彩道:“不愧是梅老先生慧眼識珠,在下也如此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