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 (1 / 2)

不過雖然是過了幾日才正式擬成旨意下發,其實在允熥說出這件事的那個早朝,有心的大臣就已經知道這件事情已經無可阻擋了。

現在大明的皇帝畢竟手裡還是很有權力的,除非是碰觸到了所有官員的底線引起反彈,不然允熥想要推行什麼政策都是可以推行的,大不了慢一點而已。當然像朱元璋這樣牛逼的皇帝碰觸到了所有官員的底線也照樣可以將政策推行下去,這種特例就不討論了。

並且允熥是上來就直接在早朝的時候宣佈,而不是像上次提出軍婚保護條例那樣先與四輔官以及相關官員私下商量,商議好之後在擬成旨意下發。所以說明允熥是勢在必行。

這樣兩方面的條件齊備,制度一定是推行的下去了。

所以在正式下旨以後,大家馬上投入到了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事情上去了:為自己的家鄉儘可能多的爭奪錄取名額。

這樣一來,不僅是早朝的時間完全被佔據了,就連乾清宮也在每日的奏摺處理完了之後就有人在向允熥進言名額分配的問題。

允熥對於省一級的名額怎麼分配已經有了腹案了。這個時候科舉每一科錄取的人還少,一般都在一百人以下,允熥以一百人為標準,先是基本平均的分給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然後依據人口,還有安撫原來的科舉大省,還有其他因素,最後調整為:

直隸十七人,浙茳十一人,茳西九人,鍢建六人,湖廣九人,廣東六人,廣西三人,雲南二人,巴蜀五人,河難六人,山東十人,北平四人,山硒六人,三秦六人。總計一百人。

其中直隸因為人最多,地盤也大,所以名額最多;湖廣是後世的兩湖兩個省份,允熥預留了拆分為兩個省份的名額,所以名額多一些;同理山東允熥預留了東北省份的名額(此時遼東算作山東的一部分)。

名額出來以後那自然是不滿意的人居多。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家鄉的名額太少,而其他地方的名額太多。而在這其中,遭到重點攻擊的自然是湖廣和山東。

此時湖廣雖然地方很大,但是人才五百多萬,而浙茳有一千四百多萬;還有巴蜀,總共才兩百多萬人,我們茳西有七百多萬人好不!還有山東,雖然山東是北方第一人口大省,但是也不至於能有十個名額吧。

允熥是再三調整,反覆斟酌,才公佈了最終的結果。其中直隸名額雖多,但是人口足有近兩千萬,要是按照人口來分得分三十個名額,所以其實不多了,很多直隸出身的官員還不滿意呢。

雖然大臣們對於名額就沒有滿意的,但是因為形不成合力,所以允熥還是成功的將這個名額下發下去了,並且宣佈從明年的會試起,就是這個比例來錄取貢士了。

眾官員們本來還打算繼續吵吵,但是允熥馬上丟擲了各州府名額確定的事情。

這樣剛剛還站在一起同仇敵愾的同省官員就馬上分裂了,互相拆臺,面紅耳赤的為自己的家鄉爭奪更多的名額。

允熥正好藉著這個機會把朝中的官員的派系扯開,所以遲遲不作結論,反而宣佈今年的鄉試不依據州府的名額錄取,等到三年以後再說。

允熥穩坐釣魚臺看著底下的官員吵吵,遲遲不做結論。一直到建業二年還有人為了這個吵吵呢,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允熥另外一個舉措就是宣佈要成立江淮省。以鳳陽府、淮安府、安慶府、廬州府,和徐州、和州、滁州這四府三州為範圍,又調整了揚州府與淮安府這兩個府的管轄範圍,成立江淮省,省城定在鳳陽。基本上就是不包括現在的揚州市這一帶的蘇、皖兩省長江以北的地方。

現在的蘇、皖兩省的範圍是滿清時期確定的,十分的不合理,難京素有‘桉徽省會’之稱。為什麼後來一直沒有改正允熥也不關心了,反正現在他做主了,就按照比較合理的方法分。

然後允熥從直隸地區的會試名額中撥了五個給江淮省。相較於江淮省的人口雖然略多,但是考慮到有鳳陽府,大臣們也就不知聲了。

原來的中都留守司順勢改組為了江淮省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

要是擱在後世,這幾個被分出去的都是窮地方,當地的老百姓非抗議到底不可;但是這個年代省一級在財政自主權上還不如州府,並且賑災什麼的都是中央撥款地方上才能動,對於百姓基本沒有什麼影響,所以也什麼為民請命的官員抗議。

倒是一些鳳陽出來的老功臣不太滿意。常升就找到允熥說道:“陛下,這樣一來鳳陽就不是直隸的地方了,太祖皇帝可是很看重鳳陽的,不太好吧。”

允熥就對他說道:“我分出江淮省就是在照顧鳳陽啊!你想一想,江北素來貧瘠,讀書考試向來比不上江南,這樣一分省錄取鳳陽還能有考上的嗎?”

“現在我分出一個省,這四府三州除了安慶以外都和鳳陽出不多,這樣鳳陽人考上科舉的機率反而增大了,怎麼不好?”

“至於對於鳳陽的照顧,即使分出了直隸地區也不會少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