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講武堂的學生是走了,但是允熥聽了這個牆角卻一時間並沒有動,也沒有要叫住兩個學生的意思,就站在了原地。
旁邊的侍衛也都是從京衛之中選出,也都是衛所之人,對於這兩個講武堂學生說的事情雖然感同身受不至於,但是也感到非常氣憤。
其中一個年紀還輕的名叫季蘭山的侍衛氣憤的說道:“《大明律》之中這一條原來是這麼規定的,什麼狗屁規定!”
旁邊一個較為老成的名叫崔國民的侍衛馬上說道:“別瞎說!”
允熥此時回過頭來,面上沒有顯示什麼明顯的表情,問跟著他的幾個侍衛道:“你們覺得這件事情如何?”
季蘭山聲音不小的說道:“男人戴了綠帽子是奇恥大辱,可是《大明律》中卻就這麼規定,完全不合理!”
崔國敏說道:“《大明律》是太祖皇帝所制定,雖然現在看著有些不合情理之處,但是一定是曾經發生過什麼情況才這樣制定的。我覺得剛才那個他們說的千戶的處理就不錯。”
另外一個叫做馮全亮的侍衛說道:“公子,我覺得太祖陛下當年或許是有什麼考慮所以才這樣制定的《大明律》。但是律法不外乎人情,並且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事情若是兩個普通百姓家之間發生這樣的事情,當地的縣衙只要不是出了人命是不會管的。所以我覺得當地知縣與千戶的處理不妥。”
最後一個侍衛名叫童茂華,也是四人之中年紀最大的人,說道:“公子,這樣的事情豈是我等所能置喙的。”
允熥沒說什麼,就這樣轉身走了。四個侍衛一怔,因為允熥本來還打算去司務長那裡和司務長金純說幾句話、問問今年的優秀人才的,可是現在就這麼走了。
不過既然是能夠選到允熥身邊的侍衛,那都是有點兒眼力見兒的,什麼也沒說就跟了上去。
在跟著允熥走的時候,剛才第二個說話的侍衛崔國敏正在反思自己剛才說的話是不是妥當。他想著:‘馮全亮果然是聰明又在衛所裡邊歷練過,與我們這種從家裡直接被選為侍衛的人不一樣,話說的是滴水不漏,我比不上。’
‘但是其他的人都不如我說的話了。季蘭山說話太沖,童茂華又太圓滑,都不是陛下欣賞的型別。而我的話緊扣太祖陛下,當今聖上這麼孝順,必然是高興的。’
然後他們跟著允熥回到了停著馬車的地方。允熥也不廢話,直接下令返回皇宮。
李波也有些驚訝,他還以為允熥得過很久才會出來,所以大家雖然沒有敢散去,但是守在馬車旁邊的也就是兩個人,其他的人都在十幾丈以外的茶肆裡邊休息呢。
李波馬上叫人過來護送允熥回去。
等著允熥上車車開動以後,其它的侍衛自然是要問隨著允熥進了講武堂的侍衛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季蘭山本來就年輕不懂得太多的東西,又氣不過,馬上說了到底發生了什麼,連四個人的回答都絲毫不差的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