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就是此時從小亞細亞到西域之地,從哈薩克草原到阿拉伯海北岸的廣大地方的統治者,坡子帖木兒。
他聽著面前的已經出使大明返回的使臣滿拉哈說道:“……大汗,明國的新皇帝在我從明國返回的時候。已經完全接管了全國的政權,鎮守各地的藩王與領兵大將毫無獨立或者反叛的意思。”
帖木兒說道:“噢,明國的新皇帝今年才二十一歲吧,去年才二十歲,就完全接管了國家,各地的藩王沒有人反叛?”
滿拉哈說道:“是的。”
帖木兒一時間沒有再說什麼,好像是在想著什麼。他不說話,其他人也不敢說話,所以一時之間殿內毫無聲音,靜謐的好像是空無一人一般。
滿拉哈猜測帖木兒正在思考東方國家為什麼能夠如此順利的傳承,但是既然帖木兒沒有說話,他也不可能貿然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
過了一會兒,帖木兒緩過神來,說道:“其他的就不要提了,上次你出使明國的時候就已經彙報過了。就說說你對於明國的新任皇帝,叫做‘朱允熥’的人你覺得怎麼樣吧。”‘朱允熥’這三個字他是使用華語說出來的。
滿拉哈也是早有準備,聽到帖木兒話之後馬上說道:“據我觀察,這個新任的明國皇帝還是很聰明的。東方國家與我國不同,沒有地方上的封建領主階層,而是有一個龐大的官僚階層。官僚階層即無軍權,更無獨立的行政權,所以無法與皇帝相抗衡,皇帝如果願意,可以將他的命令傳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
“但是官僚階層也是有自己的集體利益的,如果皇帝碰觸了他們的集體利益,官僚階層可以用怠工的方式來進行對抗。明國的前任皇帝曾經採用對官僚階層屠殺的方式進行清洗,但是效果也不明顯、”
“我之所以覺得新任皇帝聰明,是因為他顯然是要對官僚階層進行改革,但是卻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進行,每一步都沒有碰觸官僚階層的底線,但是卻一步一步要達到自己的目的。”
“還有,之前明國皇帝在三年以前曾經帶兵與蒙古人打過仗。”
“噢,”帖木兒一下子來了精神,問道:“怎麼回事?”
滿拉哈說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也不是很知道前因後果,畢竟不能直白的打聽。不過根據得到的訊息來看,應該是一場預料之外的戰爭。現在的明國皇帝當年去北巡,巡行至距離他們的北部邊界線還有百里之上的時候遭到了蒙古人的突襲,損失慘重。”
“現在的明國皇帝僥倖逃脫,隨即馬上組織軍隊進行反擊,蒙古人一路逃跑,但是最後也沒能甩開,在斡難河畔的一個地方被全殲,部族的青壯年全部被殺,活下來的婦女與小孩流放到了一個島嶼上。”
“全部被殺,”帖木兒沉吟著,“明國的皇帝不是一向是對於外族寬容嗎,這次好狠那吶。”
滿拉哈笑道:“大汗,寬容那都是自己沒有經歷,不能感同身受的。這自己經歷了,身邊的親衛死了百分之八九十,誰還寬容的起來?”
帖木兒說道:“那倒也是,就是脾氣再好的人,被欺負上門來了也要發飆的。”
然後帖木兒又問了滿拉哈關於這一仗的許多問題。滿拉哈當然知道帖木兒一定會非常關注這一仗,所以也是儘可能的蒐集資訊。
帖木兒又說道:“看來那場仗多半不是明國皇帝親自指揮的,是命令一員大將指揮的。這很難得,在那樣生氣的時候還保有理智,是個做大事的人。你接著說,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滿拉哈說道:“另外,在我面見明國皇帝的時候,我覺得明國皇帝是很有自信的,對於自己的一切辦法都是覺得是正確的。因為我對於東方國家的政體不是很明白,所以不敢妄下定論他到底是不是能夠改革成功,但是自信的人都是不好對付的。”
帖木兒聽完了滿拉哈的話,沉吟道:“一個自信、做事的時候小心翼翼,但是在關鍵時刻還能保證理智的皇帝,再加上明國的體制。東進攻打明國,勝算不大啊。”
一旁的非思說道:“天下誰能擋住大汗率領的軍隊!”
帖木兒卻沒理這個馬屁,說道:“還有東察合臺汗國與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我身為非成吉思汗的後代卻貿然稱蒙古大汗,他們一定不希望我再征服明國,那樣他們蒙古本部就無翻身的餘地了。所以他們也是敵非友。”
不過帖木兒顯然是一個很有雄心壯志的大汗,又豪情萬丈的說道:“不管東征是勝是敗,勝算幾何,我都要與明國較量一番!等到西征再次打敗了奧斯曼帝國,解除了後顧之憂,就發兵東征!”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