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伯何榮從皇宮之中出來,坐上了馬車返回府邸。
馬車上自然是隻有何榮一個人,何榮也並未說話,但是他的大腦卻不像是像他的外邊一樣安靜。
何榮雖然封號是東莞伯,眾所周知是廣東的一個地方,但是他並不是廣東人,還是朱元璋的老鄉鳳陽府人,只是因為在東莞那裡打過一個大勝仗才加封的東莞伯,就像耿炳文加封長興侯一樣。
他自從洪武二十四年平定廣西的一次叛亂之後已經很久沒有上過戰場了,大明的大將很多,也不缺他這一個人。所以他老老實實的在五軍都督府混日子,就盼著朱元璋不要注意到他,讓他安安穩穩的活下去。
歷史上,他的混日子計劃失敗了,最後在藍玉案中被幹掉;但是這個時空他安安穩穩的活下來了。還得到了建業年間的第一場作戰的指揮權。
何榮自然也是覺得就這樣一場動用兩個衛水師、四個衛陸師,一共差不多三萬四千人的戰爭就用一個伯爵來指揮使有些浪費,但是他仍然因為獲得了這個指揮權而高興,因為這代表著皇上還記得他,願意給他任務。
何榮想著:‘這次大戰,一定要乾淨利落的打贏。水戰我雖然也指揮過,但是畢竟不是精熟。既然這樣,就不貪圖水戰的那點兒功勞了,讓張曉東指揮吧,萬一輸了也有個推脫的人。’
“但是陸戰就不能推讓了;一是我本就是陸師出身,再推讓陸戰的指揮說不過去;二是花英畢竟年輕,萬一輸了也不好看;三是指揮都退讓出去那樣也就沒有多少功勞了,貪墨下屬的功勞也不容易。”
‘除此之外還有藩國的軍隊要指揮。我可不敢相信這些藩國的軍隊,並且也未必能有幾個兵,就幹一點運送、看管俘虜的活兒吧。’
何榮一路盤算著打仗的事情,一邊車就已經來到了自家府邸的大門。
他剛剛下車走進府裡,就有自己的夫人秦氏走了出來迎接。
何榮也不在意,跟著她一道走進了後院休息。
但是來到自己的寢室以後他就覺得不對;若是一般情況,雖然他的規矩大,但是他的夫人迎接他進府以後也就走了去處理家務了,但是今日卻仍然在一邊。
何榮問道:“你有何事?”
秦氏坐到他身邊,說道:“老爺,你可是被點了南洋一戰的統帥?”
何榮說道:“是這樣,怎麼了?難道是有人託關係要來蹭功勳?”何榮馬上想到了這種情況。
要說是有人來蹭功勳,何榮倒是也會給人家方便,畢竟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不過名額也不會多,怕皇帝責怪,並且會問好到底是單純的蹭功勳還是想真正立些功勞,不同的型別處置方法不一樣。
何榮又說道:“若是也是爵爺家的人來,那麼可以答應,一個參將給不了,遊擊還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能多了。現在託關係的人有幾個?”
秦氏說道:“倒是有一個都督同知來託關係,待會兒在和老爺說。我想說的是咱們家的老三……”
何榮一聽他說道老三這個詞,馬上打斷道:“三兒還想去蹭功勳?讓他做夢去吧,他不嫌丟人,我還怕丟人呢!”
“整日的不學好,就會浪跡於青樓楚巷,還和人爭鋒吃醋,要不是……,我早把他拉回家打斷腿了。”要不是他覺得讓朱元璋認為他兒子不成器沒什麼壞處,他其他的兒子還算好,他早就把三兒子何弘圈在家裡了。這半年因為妓院大多歇業了他是忘了這件事情,要不然他三兒子不可能還能出家門。
對於何榮來說,他有四個兒子,不缺這一個;但是對於秦氏來說,她就兩個兒子,大兒子身為嫡長子將來有伯爵繼承前程無憂,但是小兒子整日的浪蕩,他們家又不是頂級的勳貴可以和允熥請求為其它嫡子加封世襲的世職,所以秦氏一直為了自己的小兒子前程憂愁。
所以她找一切機會為小兒子的前程奔波。但是不僅她身為一個婦道人家也不好去登門求人家幫忙,並且不親近的人家她也沒法求,親近的人家也知道何榮對於這個兒子的態度,不會答應,所以她的努力一直都是徒勞的。
現在家裡的老爺正好當了統帥,所以她求著何榮帶著兒子去從蹭功勳。
聽到何榮這樣說話,秦氏也毫不氣餒,不斷的勸說。一連勸了好幾天。最後何榮耐不過夫妻情分,只得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