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終於沒有什麼不在計劃之內的事情了,允熥上午也順利批答完了所有的摺子,中午吃過午飯又午休過後來到御馬監,要看看上個月他吩咐下去的有軌馬車的實驗。
這些日子研究有軌馬車的工匠整日叮叮噹噹的,允熥在乾清宮尚聽不到,但是在向南一點大家都可以聽到這個聲音。
有大臣,比如蹇義或者解縉曾經瞭解過這到底是在幹什麼,在得知是在‘造新樣式的馬車’之後也就不多話了。
大概是受到了蒙古人對於技術重視的影響,明代初年不僅對於技術還算重視,對於工匠也不太歧視,2曾經提拔過很多工匠直接擔任工部的官職,後來永樂、宣德年間也陸續有工匠為官。當然,隨著科舉文官的勢力一步步加大,後來連監生都很難當官了,更不必提工匠了。
但是此時還好,再加上給皇帝造新的馬車也是必要的,所以文官沒有說什麼。
允熥走到御馬監的地方,就見到一條很長的軌道從遠處延伸過來,因為有牆阻隔的關係,允熥看不到這軌道有多長,但是僅目之所見就已經有一里多地長了。
此時在另一邊有些聲音,而軌道上並無動靜。允熥猜想工匠們大概是在那邊做些什麼。他自己沿著軌道走著,一邊也仔細看著這些軌道如何。
這時御馬監的太監白喜光小跑著過來行禮說道:“見過陛下。”
允熥等他起來了,問道:“這段時間試驗的如何了?有軌馬車比之無軌能快多少?”
白喜光小心翼翼的說道:“稟陛下,我們一共造了四里長的軌道,都是鐵皮包木;又按照軌道改造了車輪,然後讓人駕著馬車在軌道上跑。”
“拉著同樣多的東西,有軌馬車上的馬要比無軌拉車的馬跑得快,也能跑更長的時候;若是要他們的速度差不多,跑得時候也差不多,那麼在軌道上跑的馬可以比沒有軌道的馬多拉一倍多的貨物。”
允熥眉目舒展,說道:“那還不錯嘛!”
白喜光接著說道:“可是,馬車經常壓過軌道,木頭很容易變形,鐵皮也會生鏽,需要經常著人去更換木頭,更換鐵皮。換下來的木頭除了燒火,已經不能派上其他的用場了;鐵皮磨去鐵鏽,倒是還可以再用,但是也不是太容易。”
白喜光說到這裡,他們這一行人已經到了工匠們所在的地方。
那些工匠見到穿著皇室常服的允熥過來,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跪下說道:“見過高陽郡王殿下。”
允熥說道:“都起來吧。”
允熥知道,白喜光身為御馬監的太監,估計對於這些事情也就知道一個大概,細節怎樣是不會知道的,所以對他說道:“白喜光,你先下去幹別的事情去吧,孤這裡也不需要你總是陪著,孤聽說你們御馬監最近還挺忙的,你去吧。”
白喜光躬身說道:“那殿下,奴才就去了。若有什麼吩咐,殿下可以隨時叫奴才,奴才就在右邊的那一片地方。”他也不想接著在這裡陪著了,允熥再問下去,那問題估計他就答不上來了,還是早溜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