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說道:“陛下欲如何提升醫官品級?”
允熥說道:“院使、院判均提升二級,御醫升為從七品,吏目、生藥庫大使、惠民藥局大使升為從九品。”
提升幅度並不算大,所以在場的人並未有異議。
這時,小宦官進來通報道:“陛下,蹇中書和解中書來了。”
允熥命令傳進來。
解縉和蹇義走進來行禮。
允熥說道:“不必多禮。”然後讓二人在後邊坐下。
允熥繼續剛才的話題說道:“既然諸卿並無異議,那就擬旨吧。”
解縉問道:“陛下,剛才所議何事?”
一旁的另一位中書舍人黃淮用寥寥數語和他解釋了一番。
允熥頓時對於這名叫做黃淮的中書舍人有些注意了,能用寥寥幾語就把事情說清楚,這也是一種本事啊!這人值得重視。
解縉聽完了解釋,站起來說道:“陛下,讓臣來擬旨吧。”
允熥知道他今日初入宮,有心展示才華,所以說道:“那就解卿來擬。”一旁的宦官送上筆墨。
解縉稍一思索,提筆一揮而就。然後眾人傳閱。允熥是隻是看的出確實是寫的不錯,但是怎麼好說不出來。
一旁的練子寧已經出聲叫好了:“解中書此文,條理清晰又文采飛揚,雖是聖旨,但是可以當做制文的範文了。”其他人也先後稱讚。
解縉今日存心要展示才華,又說道:“陛下欲提‘不為良臣即為良醫’,臣再寫一篇文章,為陛下說天下讀書人。”然後提筆又開始寫文章。
解縉的這個動作其實是不太合適的,皇帝只是叫你擬旨,並未同意你寫文你就自己開始寫,要不是允熥知道解縉有多本事多半會把他打入冷宮。
不一會兒,解縉寫完,眾人又傳閱。眾人雖然不太喜歡他這種行事習慣,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解縉果然不愧是享有大名的人,文章果然非常好,讓人一下子就能明白甚至接受文章的觀點。
允熥稱讚道:“解中書此文不錯,必會成為本朝的名文。”
又說道:“朕欲以你為《太祖實錄》副總編,你可願意?等著《太祖實錄》編纂完成了,重修《元史》、編纂《大明大典》,解中書都可為總編。”
對於解縉這種智商高、情商低的人不適合派出去為六部堂官,就讓他以後在輔官、中書這裡待著最好,並且管著編書的事情。
解縉大喜過望!他當然願意編書的,這是青史留名的事情。所以他馬上跪下說道:“臣接旨。”
隨後沒什麼事情了,允熥就讓他們回去了,自己把四個小孩子叫過繼續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