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發在起點中文網,請讀者到起點或者創世閱讀,謝謝。
梅殷馬上對寧國公主說道:“哎呀我的公主,這樣的話是能說的嘛!這樣的事情更是不能幹的!”
“並且皇上哪裡對外人比對自家人好了?皇上剛剛才封了三位親王為封國國君,雖然都是窮鄉僻壤的地方,有些王爺還不樂意去,但是可以看出皇上對於自家人是很好的。”
寧國公主話出了口也知道自己失言了。現在不是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了,允熥對於她們這些公主會怎樣還沒有章程。並且寧國公主洪武十一年同梅殷成婚,當時允熥還沒有出生呢!之後她進宮與允熥見面的時候也少,沒什麼感情,甚至都談不上熟悉,真要是因為出言讓允熥厭惡,真是得不償失的。
不過寧國公主聽了丈夫梅殷的話,還是嘀咕道:“對自家的叔叔兄弟那麼好,對我們這些公主,除了昀英以外,自從繼位已來還沒怎麼搭理過。兄弟們是親的,莫非我們就不是親的不成?”
梅殷阻止不了寧國公主嘀咕,只能在一旁不說話。這時,一名侍女小步跑過來說道:“公主殿下,駙馬爺,陛下派人來傳旨來了。”
梅殷夫婦馬上站起來,互相對視一眼,收拾一下身上的衣服,然後來到前廳。
王喜正帶著兩名小宦官在前廳溜達著。他見到梅殷、寧國公主夫婦走進來,馬上跪下給他們行禮說道:“奴才王喜見過寧國公主殿下,見過駙馬爺。”
寧國公主只是愛理不理的說了聲:“起來吧。”但是梅殷馬上下手扶起王喜。他知道,現在不是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了,根據史書上的例子,這種從當儲君之前就跟隨著的宦官比他們這種感情不深的皇親,在皇帝的心中分量還大呢,所以不敢得罪。
王喜聽到寧國公主的愛答不理的話的時候也是心中不痛快。自從允熥當了儲君已來,他也是見過不少的人了,除了朱元璋、郭寧妃以外,就連熙瑤、常母(常遇春之妻)、昀英,還有朱楩等王爺都不敢這麼敷衍他。
不過馬上梅殷就扶起了他,又悄悄說了幾句和軟話,城府不深的王喜又馬上把不痛快的感覺丟到一邊去了。寧國公主和梅殷的夫妻感情還不錯,所以沒有別的動作。
王喜清清嗓子,說道:“寧國公主殿下,駙馬爺,奴才要宣陛下口諭了。”
梅殷馬上跪下。寧國公主本來不願意跪,見到梅殷跪下了,也只好跪下。
王喜馬上心情就舒爽了,好像外邊陰沉沉的天都晴了似的。他朗聲說道:“聖上口諭:宣寧國公主駙馬梅殷覲見。”
梅殷說道:“臣接旨。”然後與寧國公主一起站了起來。
王喜笑著對梅殷說道:“駙馬爺,陛下好像是挺急的,駙馬爺這就和我進宮吧。”
梅殷回頭看看臉上有喜色的妻子,說道:“容我換身衣服,然後到後院換衣服去了。”
====================================================
王喜帶著梅殷來到乾清宮的時候,允熥正捧著一個小本子皺著眉頭看著。在他的身邊,還有好幾冊類似的小本子。
這都是允熥之前幾年記下的東西。允熥畢竟來到這裡已經有六年之久了,很多前世的事情都想不起來了。幸運的是,他從過來以後不久,就開始把他想到的東西,不管是和哪方面有關的,都隨時隨地的記下來,然後在用簡體字,或者是拼音寫到小本子上。
這幾年記滿了文字的這些小本子都被允熥精心的放置在自己的書房中,並且未得到他的允許,任何人,包括熙瑤都不得進入他的書房。日常打掃衛生的宦官都是不認識字的。幸好他開始記這些東西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放棄了對他暗地裡的觀察,並且朱元璋一次也沒想過來他的書房看看,所以才一直沒有暴露。
允熥在繼位以後更是把這些東西都搬到了乾清宮來妥善保管。
此時允熥正在費力的看著一段文字,不時就用筆在旁邊的紙上寫寫畫畫的,甚至有時還喃喃自語:“怎麼現在才想起來。”
這時王喜走到殿閣的門口,先輕聲敲了敲門,然後說道:“陛下,駙馬梅殷來了。”
允熥抬起頭,說道:“梅殷來了,傳他進來。”但是說完之後仍然低下頭繼續看著小本子。
王喜出去把梅殷叫了進來。梅殷見到允熥之後馬上跪下說道:“臣梅殷見過陛下。”
允熥抬起頭,笑道:“姑父何必行大禮?都是一家人。”
梅殷知道允熥最近見到皇親國戚、開國功臣,都是這一套話的。他可不敢把這個當真的。
要說起來,梅殷也是勳貴階層的出身。他父親梅思祖,洪武三年加封汝南侯,也是大明的開國功臣。但是洪武二十三年他們家追坐胡惟庸餘黨,全家,除了他本人以及他和寧國公主生的孩子,其他人都被朱元璋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