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郎,您所言的這套體系整改,可有具體的稱謂嗎?”蕭雲海強壓心頭的驚意,看向風淡雲輕的楚凌說道。
“這真是太玄妙了,看似初期需投入大量錢糧,可是在這套體系運轉下,將各類鍛造工藝進行拆解,即便是不精通鍛造的白丁,只需熟悉某一環節的工藝,以熟能生巧之策,便可迅速成長起來。”
“這簡直是太好了。”
“倘若這套體系能夠成形,逐步推行到地方去,那涉及武備、冶煉、農需等領域,都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繼而推動一些行業的發展啊。”
“楚某將這套體系命為流水作業法,而其中涉及到調配可叫統籌管理法。”
楚凌微微一笑道:“蕭長史說的沒錯,這一整套體系若是能成形,對於國朝治下的行業發展,的確是有著種種好處的。”
“不過在沒有儲備相應人才前,楚某並不建議將這套體系,推行到地方有司去,畢竟體系再怎樣完善,可與之相對應的制度沒有跟進,極可能會叫某些人鑽空子。”
“最直觀的一點,即每月要領取的月錢,如果還按過去那種形式發放,短期內或許看不出來,可時間久了,幹得多與幹得少,所領月錢是一樣的話,就會打消某些人的積極性,到時一切都回到原點了。”
是個大才啊。
蕭雲海聽到這裡,心裡生出感慨,看向楚凌的眼神都變了。
楚凌說的沒錯,這世上沒有一項制度是完美的,倘若不能與時俱進的話,適合某一時期的制度,不代表就適合後續時期,唯有因勢做出調整和改變,解決面臨的問題和隱患,那才是好的制度。
“楚卿,依著你之想,就這一項該如何改進呢?”
皇甫鉉笑笑,看向楚凌詢問道。
“明確按勞分酬,定下一個標準,完成每日產額是必須的,而超額的部分,則根據所定標準,發放對應的賞錢。”
楚凌想了想,用皇甫鉉他們能聽懂的話解釋道:“此外還要確定工匠品階,類似於朝中的官階,就像手藝精湛的工匠,除了每月固定領取的月錢,還要額外發放一筆。
或許這部分開支多了些,但卻能培養更多優秀工匠,同時提高某一工坊的產量,將成本均攤下來的話,朝廷其實賺的更多。”
“哈哈……”
皇甫鉉撫掌大笑起來,楚凌講的這些,過去在風朝從沒有過,不過皇甫鉉卻能聽懂其中精髓。
人性使然嘛。
給的越多,付出就越多。
“宣德郎,就依著你所提的此套體系,就能提高那麼多生產效率嗎?”蕭雲海想了想,看向楚凌繼續道。
“適才我在心裡預估一遍,將工部所轄諸工匠悉數集結起來,同時在民間招募一批學徒,所需各項耗材皆由有司調撥,但想在兩個多月內,就鍛造出5萬套甲騎具裝,似乎還是比較難的事情。”
“人力終究是有窮盡的。”
楚凌微微一笑道:“據楚某所知,在上都一帶有諸多水利設施,為何工部有司就沒想過利用起來呢?
水無常勢,但水蘊藏的勢很強。
楚某想過一套新的鍛造辦法,以水作為載體,配合特製器械,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便可用水蘊藏的勢,來驅動特製器械,以鍛造諸多繁重的工藝,楚某將其名為水力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