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的思想,隨著李教授的言語起伏不定,在一場血肉廝殺的戰鬥中生死與共的經歷,演繹了戰火紛飛中的兄弟情、父子情、父女情、戀人情,謳歌了人生角色的昇華和生命在殘酷戰爭中的蛻變,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戰地英雄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楷模,讓他們幻想著自己就是那保家衛國的英雄。
即而李教授又提到了: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的區別
兵器的出現,就標誌著戰爭的出現,戰爭出現後到現在也未曾停止。那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有什麼區別呢?我認為有以下兩方面:戰爭武器和戰爭形態。
戰爭武器有哪些呢?首先是冷兵器,出現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獵等勞動工具演變而成,隨著戰爭及生產水平的發展,經歷了由低階到高階,由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按材質可分為石、骨、蚌、竹、木、動物熟皮、青銅器、鋼鐵等種;按用場可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備保護裝具。
進攻性兵器中又可分為肉搏、遠射和衛體三類;
按作戰施用可分為步戰兵器、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上戰鬥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
按佈局形制可分為短兵器、長兵器、拋射兵器、系兵器、護體裝具、器械、兵車、戰船等。
第二,是熱兵器,又名火器,古時也稱神機,與冷兵器相對,製作材料以鐵器和火藥為主,適用於遠距離作戰。
熱兵器是指一種利用推進燃料快速燃燒後產生的高壓氣體推進發射物的射擊武器。
傳統的推進燃料為黑火藥或無煙炸藥。
簡單講,所有依靠火藥或類似化學反應提供能量,以起到傷害作用的;或者直接利用火、化學、鐳射等攜帶的能量傷人的,都是熱兵器。
第三,現代兵器,製作材料仍以鐵器和火藥為主,同時出現了大規模殺傷性的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並且,核武器正在向小型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化學武器向高毒性的方向發展而生物武器則向超強殺傷力的方向發展。
同時,以資訊科技為核心的軍事高技術也在蓬勃發展。包括軍用資訊科技: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及人工智慧技術;軍用新材料技術;軍用生物技術;軍用新能源技術。
隨著這些軍用高技術的廣泛應用,對現代戰爭行動產生了巨大影響,可概括為:“偵查立體化、指揮控制智慧化、反應快速化、打擊精確化、防護綜合化。”
冷兵器和熱兵器主要應用於古代戰場,第三類兵器則是用於現代戰爭中。也正是由於社會生產力的不同,兵器的不同才導致了戰爭形態的不同。
首先,冷兵器戰爭形態,主要存在於冷兵器時代(農業時代)。
冷兵器時代是指由遠古時兵器由生產工具分化出來,也就是兵器發明開始,到火藥發明並使用於戰爭的這段時期,主要兵器為冷兵器。
冷兵器的作戰特點直接決定了這一戰爭形態的作戰特點:
1、以近距離戰鬥為主,作戰空間小
2、交通不發達,通訊困難,不能及時瞭解戰場上的情況
3、很難摸清敵人的底細
4、受氣候等的影響較大
5、勞民傷財,戰士死傷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