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天道兵團> 第二章 戰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戰爭 (1 / 3)

孫武

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的作者,龍國乃至東亞軍事學之父,率三萬卒入郢(ying,楚國的都城,今湖北江陵縣北),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

吳起

亞聖,其治軍思想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戰國第一名將。軍政兩道奇才,戰國早期改革家之一。

李靖

唐初第一名將,《李衛公兵法》與《唐太宗李靖問對》的作者。騎兵戰天才,其對突厥的決定性勝利,間接導致了阿拉伯帝國的瓦解與羅馬帝國的滅亡。

孫臏

《孫臏兵法》的作者。其兩次大破魏軍的戰績使齊國大振,與強秦並稱“東帝”“西帝”的根源之一。在戰略戰術方面均有奇才,不愧為孫武的後代——脾氣也與老祖宗一樣,功成身退。

韓信

漢初第一名將。西漢的實際締造者。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張良)(說實話,老韓實在很強勁,但考慮到其缺乏國際影響,兵法也沒傳下來,只能委屈排第五)

李世民

唐朝的開朝皇帝。有史以來削平天下速度第一,被譽為大龍帝國第一明君。但考慮到其手下眾多名將的助力,之前的戰績也不是毫無可議。居韓信之下,宜也。

岳飛

常勝的名將,以少勝多的行家裡手。南宋的救命恩人——至少掙下了和談的資本,雖然他本人不這麼看。可謂韓信後身(結局也差不多),其岳家軍組織嚴謹,開後世軍閥部隊的先河。

曹操

魏國開國皇帝。《孟德新書》的作者,與光武帝有異曲同工之妙。官渡之戰勝得實在僥倖,有天上掉餡餅之嫌。常勝將軍兼多敗將軍(決定龍國命運的決戰,除去官渡、赤壁、漢中,皆敗陣),故列第八。

陳慶之

南北朝第一名將。帶七千騎兵殺入洛陽,期間陷城四十七,北魏數十萬大軍皆潰。晚節不保,但考慮到純屬不可抗拒力(發洪水),且回到粱朝便以一萬兵全殲侯景七萬大軍,只剩他老哥一個,列為第九當之無愧(小陳和嶽聖一樣攤上這麼個主子,功業不濟,命也)。

花絮:當初,毛爺爺在讀《南史·陳慶之傳》熱血沸騰,擲書而起。

項羽

東方的漢尼拔(一樣的苦大仇深、一樣的使過“破釜沉舟”、一樣的所向無敵、一樣的功敗垂成、一樣的一生只吃一場敗仗但軍事生涯就此完蛋——連吃敗仗的年份都一樣,嗚呼!)最佳戰例:以三萬疲憊之師千里奔襲,半日破劉邦六十萬之眾。垓下之戰,以十萬兵力敵韓信五十萬,非戰之罪也。但其戰略頭腦太成問題,雖非智障,但至少與常人相去不遠。故漢尼拔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與孫子齊名,而小項卻被民間貶為莽夫典型,與呂布同類。

聽著李教授的滔滔講述,同學們被帶入了一個鐵蹄翻飛的戰火時代,留下的是鮮血、是落寞、是毀於一旦的家園、更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

戰士們一個個衝上去,揮舞著大刀浴血奮戰,一個倒下了,另一個就替上去,一個戰士渾身劃得稀爛,在倒下去的一刻,還高喊口號,悲壯極了!

最後一個敵人在血泊裡倒下,戰爭勝利了,滿目瘡痍的戰場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只是那命懸一線的驚心動魄始終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