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開始了。
“全營準備,保障連延伸西北方向二十公里,啟動無人機偵查。”
“全營機動,火力連排頭,坦克連側翼保護,兩翼縱向拉開五百米防線,地面指引車,排雷車並列前行。”
“特偵分隊實施電子檢測,炮連延後,直升機中隊分批次前進。”
伴隨著陳銘一道又一道指令下達,線上模擬作戰室內,所有工作人員收到了指令。
開始操控著一臺又一臺電腦對指令進行執行。
但很快,陳銘就發現不對勁了。
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高精端的裝置再多,但這裡的工作人員畢竟沒有經歷過戰爭,也沒有在野戰部隊歷練過。
他們操控起來,遠遠不如虎狼營計程車兵,配合指令來的那麼圓潤。
虎狼營在他的指揮下,竟然出現了混亂的情況,多輛坦克從側翼防護的時候,連合成營最基本的協同都達不到。
這不能怨系統不行,只能說工作人員在操控的時候,無法像基層指揮官那樣,配合的那麼好。
這就像是打紅警的時候,明明所有的行進路線以及作戰部署都已經在腦海當中形成,但是滑鼠點不及。
多功能步戰車跑得太快,步兵又跑的太慢,無法形成有效的協同。
這就是模擬系統永遠的弊端,跟現實中作戰不可能同步。
陳銘摸著下巴琢磨了一下,是他期望太高了點,為了進一步驗證,他再次下達了指令。
“西北方向五十公里外,出現同等規模的敵人。”
“支援連做好防空準備,保障連配合特偵分隊鎖定敵軍位置。”
“直升機中隊,發射電磁干擾彈,炮兵連就近設定炮兵陣地,按照保障連反饋的座標,全力進攻。”
轟轟轟.
系統評估作戰:優。
陳銘指令下達剛剛三十秒後,大螢幕上便出來的一行紅色的大字。
出現同等規模的敵人,工作人員可以透過複製貼上的方式就能夠快速創造出一支部隊。
但創造出來沒用啊。
模擬系統並不會指揮部隊作戰,也就是說敵人被創造出來,全都是按照系統最低操控引數來被動作戰。
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發射什麼炮彈。
遇上這種幾乎可以說是沒有指揮官的部隊,陳銘一個人指揮虎狼營滅掉他們,非常輕鬆。
別說是他了,隨便過來一個玩過戰爭遊戲的青年,透過口述的方式都能打贏這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