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宋新帝國> 第六十五章 漢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五章 漢京 (1 / 3)

正月二十五這日,趙德昭帶著三千多名新軍將士,一大早從南苑出發,每人只攜帶腰刀,半斤肉乾,半斤炒麥粒,目標西南三十公里外的中牟。

這是新軍第一次以三十公里為目標,來回就是六十公里。

擱在後世來說,這就是一個半馬拉松,但是馬拉松都是在平坦地勢上進行,而這個時代,根本沒有平路。

因為距離太遠,這一次都沒有穿盔甲,而是輕裝上陣。

此前新軍經常身穿盔甲跑三十,四十公里,這一次的六十公里,趙德昭不認為就承受不了。

辰時吃完早餐出發,去的三十公里格外輕鬆,不到午時就已經抵達。

在中牟城外休息半個時辰,吃了乾糧,中牟縣衙也為新軍準備了熱水。

但回程的三十公里,就讓耐力不足的新軍們受盡了苦頭。

距離開封府還有十公里,隊伍已經扯了三四里長,要不是趙德昭要求每一個小隊不能放棄任何一個隊員,恐怕都有人掉隊。

宋朝軍隊以十人為一隊,隊長是十將。幾個月來,新軍令行禁止,在經歷了新式的練兵方法後,能夠做到“不拋棄,不放棄”。

當然,在軍隊裡,階級依舊存在,不過趙德昭無心改正。

在明朝,他還要高出一個“階級論”來穩定政權,在這個他還沒有掌權的時候,更要維護階級的存在。

在封建時代,如果搞出人人平等的口號,除了造反的人,沒人會這麼幹。

即便是造反的,也不過只是口頭上喊喊,比如太平天國時期,特權更嚴重。

在封建時代,特權就是普通百姓奮勇拼搏的目標,你要是沒有了特權,社會就亂套了。

趙德昭一直跟隊伍一起奔跑,中間還照顧幾個小傢伙。

像石保吉這個小傢伙,才十二歲,這一天在不平的路面跑了一百二十里,早就累慘了。

回到開封府的時候,趙德昭的身上就掛了四把刀。

一天時間來回一百二十里,回到開封府的時候,就連守城的禁軍和開封府衙的衙役,都忍不住為新軍歡呼。

這種行軍速度,在這個時代,根本不敢想象。

正常情況下,行軍距離只有二十公里到二十五公里,連三十公里都少有。

但是新軍,將這個距離拉長了一倍。

開封府外城的西城城門就叫鄭門,當趙德昭陪著最後一批新軍抵達的時候,看到城門口堵了一大群士兵。

趙德昭還沒有抵達,事先抵達的石保興就迎了回來。“都指揮使,皇上頒旨,設襄陽為漢京,此事你事先可知曉?”

“漢京?”趙德昭也有些懵,加快了腳步走向城門。“此事我並不知曉,具體寫了什麼?”

“設襄陽為漢京,都指揮使為漢京留守,負責擴建漢京城。”

“山南東道治所呢?”

“沒提。”

趙德昭來到城門下,看了一遍皇榜,聖旨很簡單,就只是提了設定漢京,擴建城廓,其他什麼都沒有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