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是因為荊州一帶到宜昌,是剛打下來的地盤,如今還沒有分出去。
但是重慶的開州,萬州,自唐朝時候起,就屬於山南東道。
慕容章一直在這片區域當官,慕容家族又能生,在這裡紮下根,也就理所當然。
不過,趙德昭很清楚,慕容家族不算地頭蛇,因為他們家族想當官,就不敢發展地方勢力。
後來慕容延釗的好幾個兒子,也都做到了一州刺史的位置。
慕容家族在慕容延釗死後,逐漸就分散到了各地。
“孩兒知道,據聞那慕容延釗的次子德豐,只比孩兒大三歲,也叫日新。”
趙匡胤笑道:“我尊慕容延釗為兄,你的字就是跟著德豐取的。我們兩家淵源頗多,就是有所不遂,也不要輕易動他們。”
這也算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言傳身教,不過他不知道,趙德昭並不需要這種教導,論治政經驗,趙德昭比他豐富的多了。
中午,劉小被從農莊召回,趙匡胤怕他說假話,回來之後就直接詢問於他。
劉小雖然沒有留下書面證據,但是賈琰送來的銀錢一文沒動,而且將每次傳信的過程寫的清清楚楚。
趙匡胤大怒,中午飯也沒有好好吃,幾隻熊掌都被趙德昭和幾個孩子吃了。
午飯後他就帶著沒看完的《步兵操典》去了中書令府,顯然是去興師問罪了。
一直到現在,他都沒有想過要對付趙光義,對他來說,維護趙氏的名聲,比一時榮辱更重要。
反正趙光義現在都要死了,何必把這件事給宣傳出來,讓旁人笑話呢?
而劉小知道謀劃輕易達成,忍不住喜極而泣。
他甚至一日也不想歇,明日就啟程前往襄陽,幫趙德昭打點好一切。
督造施工,讓趙德昭去了襄陽,就能生活的舒舒服服。
原以為這輩子就這麼過去了,可是趙德昭現在受了重視,以後前途呈現出了光明。
他希望多活幾年,見到趙德昭坐上那個位置。
那時候,他也走上人生巔峰了。
趙德昭當然不會讓他現在就走,就是走,也要讓他跟工匠們一起走。
而且,去了襄陽的基礎奠定,也要做一個計劃,讓劉小過去了按照計劃來。
等他到了襄陽,已經有了一點基礎,就能事半功倍。
所以,劉小出發的時間就安排在了他大婚之後的月底,大婚的時候,東宮也需要一個得力人員嘛!
十月初五,趙匡胤一天發了兩百四十六份嘉進聖旨,將整個五品以上武將勳貴家族的適齡男丁全部都照顧到了。
兩百多份聖旨,卻一共有七百餘人,因為不少家族都是好幾個兄弟。
他們最大的二十二歲,最小的十二歲,恩許他們進入新軍服役,並且按照十將以上待遇發放俸祿。
這一下,立即在開封府引發了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