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欣慰地點了點頭說道:“百說不如一做,這件事我就看你能做到哪一步。工部那邊,我會讓人分配三百戶木匠,三百戶鐵匠月底前往襄陽,需要的鐵料由南陽供應,需要的木料,直接在襄陽當地砍伐。你這邊,準備安排誰前去督造?”
“劉小劉殿頭。”
趙匡胤奇道:“你不是厭了他嗎?”
趙德昭開誠佈公。“只是故意讓他被他人籠絡。”
趙匡胤看了一眼韓重贇,臉色板了起來。“可真有人籠絡於他?”
“賈琰賈季華。”
韓重贇聽的心驚膽戰,有些後悔自己留在這裡了。
不過趙匡胤似乎並沒有在意他的存在,高聲叫道:“孟寬。”
一直悄無聲息的孟寬出現在了偏殿門口。“臣在。”
“讓人去二哥兒農莊叫回劉小,有話我要親自問他。”
孟寬領命而去,趙匡胤又回頭跟韓重贇說道:“老十,三哥如今身體不好,禁軍這邊,你要多費心了。”
韓重贇立即起身肅立。“臣當盡力把持。”
話雖然如此說,但是兩人都沒有當真,韓重贇最多費點心思監督一下其他禁軍。
趙匡胤皺著眉頭,考慮讓誰來逐漸接手趙光義手裡的禁軍。
韓重贇這個時候又說道:“官家,臣有一事相求。”
趙匡胤抬起頭來,道:“說。”
“小兒崇訓今年十三,來年十四,如今二哥兒籌建新軍,臣想為他在新軍求個位置。”
趙匡胤看了一眼敦實的韓崇訓,點了點頭。“你就是捨不得,我也欲讓他跟二哥兒一起前往襄陽。不僅是他,王承衍,石保吉,曹璨他們這一代,我欲全部趕到襄陽去。”
韓重贇笑道:“矢不激不遠,刀不磨不利,玉不琢不成器。他們這些小輩正應出去磨練磨練。”
趙匡胤點了點頭,又收回了話題,跟趙德昭說道:“山南東道自慕容延釗病逝後,這一年多一直沒有節度使,西南面兵馬都部署也越發荒廢。刺史蔡令性此人年歲已大,守成老舊之輩,非二哥兒臂助。
不過如今你還未就任,以安穩為主,如今讓他佔住這個位置。待明年你在襄陽穩定下來,我幫你安排一個善治文臣,協助你穩定襄陽。
去了襄陽,其他人倒也無妨,但是慕容家族你可一定要籠絡住。他們祖孫三代在襄陽發展數十年,乃當地最大家族,人多勢眾,若有反覆,影響甚大。”
慕容延釗也是北宋名將,他是開州刺史慕容章的兒子,出身將門,善於攻伐,南征北戰,戎馬一生。
其父後來升了襄陽刺史,慕容家族就在當地繁衍。
而且他們家族特別能生,像慕容延釗,女兒不算在內,光是兒子就長大成人了十個。
前年慕容延釗去世,如今慕容家族的人,大部分都在襄陽守孝。
山南東道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華夏最大的道。
最大的時候就是如今,北到南陽,西北到商洛,西南包括了重慶,東南一直到隨州,安陸一帶,南方一直到湖南常德。
包括了河南西南部,陝西東南部,四川東部,重慶,湖北大部分地區以及湖南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