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昭回頭一看,是來自房陵郡(房縣)的郡守李道。“是啊,那裡現在是火藥作坊,以後會是炸藥作坊。”
桃花島是一個面積有兩三平方公里的江心洲,距離南岸只有百米左右寬。
趙德昭當初選擇在這裡發展初級工業,看中的就是這塊位置。
他們腳下這裡是萬山餘脈,地質穩定。
桃花島是個狹長的島嶼,與南岸之間有超過三公里的河道。
距離桃花島只有不到百米寬,上下一堵,就能在上游建一個小型水電站,下方能搭建幾公里長的木橋,上面建設各種廠房。
大工業,襄陽不合適,因為這裡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但是作為起步階段的工業研究和技術積累,這裡的優勢卻不錯。
在這裡進行研究,技術成熟了,人員培訓好了,就可以派到資源地進行工業開發。
李道猶豫了一下,說道:“留守,下官有一事,不知該不該煩擾留守。”
趙德昭收回瞭望著江中的視線,瞟了他一眼,露出了笑意。“無妨,說來聽聽。”
房陵郡是一個很奇葩的設定,在宋朝的體制內,有點像個直轄縣,但是誰也不願意碰。
因為這個地方有著一個監獄一樣的環境,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是流放重要犯人的地方。
這個重要犯人不是指真正的犯人,而是在政治上的失利者。
歷史上有十四位皇帝流放到此,流放的大臣們就更多了。
特別是唐朝的時候,皇帝簡直是輪流被流放到房陵郡。
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後,也把柴宗訓和小符後流放到了這裡。
後面還有趙廷美反對趙光義,也被流放在這裡。
這裡一直是反對中央政權的大本營,特別是元朝以後,這裡被稱作土匪窩,中央政權也拿這裡沒有辦法。
因為這裡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四周都是連綿的群山,中間是一塊平原,還有幾條河。
沒有任何一條大路可以直接進山,不管進出,都要在山間綿延的小路上走上四五天。
北方出了大山,就是富庶的漢水流域,南方是神農架。
朝廷去剿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力量太懸殊了,人們往神農架一躲,誰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