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宋新帝國> 第一零四章 無工不強 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零四章 無工不強 下 (2 / 3)

現在讓他們多耗費三分之一的成本建設地下管道,他們捨不得,以後就會捨得了。

在後世,這樣的工程成本要多耗費一倍,因為地下管道建設,不比蓋個兩層樓耗費少。

但是在大宋,人工是不要錢的,也就是多耗費一點材料成本而已。

而材料都是官府控制,這個成本去掉了人工,低得可憐。

又不是一次建一個城市,這點開銷還能承受。

參觀了水泥路,眾人來到了一個還在運轉的高爐旁。

沒有動力源,如今一座高爐需要幾百人來維持執行。

填料,出料的人員,轉運人員,燒炭人員,還有兩個龐大的鼓風人員隊伍。

填料,出料的人員身上都穿著厚麻罩衣,這種罩衣跟後世的麻袋有點像,只是稍微細一點。

大部分人都將麻衣打溼以後穿在身上,這樣遇到爐子裡氣孔爆炸,鐵屑飛濺,也不會被燙傷。

而鼓風人員們則一個個光著身子,每個人都只穿了兜襠布,露出健美的肌肉搖動著輪盤。

這個輪盤藉助了槓桿原理,推動著巨大的鼓風機,兩個鼓風機,一上一下,同時向爐內供氣。

為了增加爐溫,這種供氣並不是直接吹冷氣,而是要將空氣經過一個增溫室,才能吹進爐子裡。

這個技術絕對是領先了時代八百年以上,跟後世相比,只缺少純氧供氣的程式。

但是少了這個純氧,爐溫就到不了一千五百度,所有的鐵料只是半融化,而不是融化成鐵水。

雖然因地制宜,沒後後世大工業的那種震撼,可是對這些官員來說,眼前的這一幕也是非常震撼的。

四個爐子,輪流出鋼,出來的鋼就被運到旁邊的大廠房裡進行捶壓成型,淬火,退火。

近兩百個工匠分別帶著三四個徒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任務,分別製作不同的零件。

所以一進來,就能聽見鐺鐺鐺鐺的聲音。

雖然雜亂,卻也有序。

這裡除了給水車聯動製造配件毛胚,大部分工匠依舊是打造鑌鐵刀。

最少在十年以內,鑌鐵刀依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趙德昭在連坤的引導下,帶著眾人沿著鐵匠們送貨的通道,一路北行,來到漢江邊。

這裡有十幾座不同的大廠房,說是大廠房,其實前後屋簷也就是三米多高的房子,房頂最多有五米高。

不過房子進步比較深,有十米左右,長有二十多米,中間也沒有隔牆,只有青磚砌起來的立柱,支撐著屋頂。

每一個車間,分別打造不同的配件,將運過來的毛胚打造成型,進行精加工。

這些大部分官員就看不懂了,只是走馬觀花看一圈。

然後趙德昭又帶著眾人爬過了河堤,來到了河堤內側修建的百米寬的平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