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多遜現在的職位是兵曹,給軍隊供應的車,馬,器械,織品,都是他跟各方面聯絡溝通。
將棉花劃為軍供,又有他這個干將推廣,就會快速很多。
盧多遜卻有些不理解,問道:“留守,棉花我不知是何物,應該與木棉差不多吧?為何不讓府尹推廣,而要交給屬下呢?”
“不,棉花比木棉用途更加廣泛,除了充填棉衣棉被,更主要的是,能夠織出棉布。等種植多了,棉布會比綾羅綢緞的價格更低。”
“能低多少?”
絲綢也分了七八種,但是價格大致不超過兩倍。明朝的粗棉布價格只有絲綢的五六分之一,錦緞的十分之一左右。
趙德昭道:“要是到處都種了棉花,價格只有絲綢的一兩成。”
盧多遜一振,又問:“保暖如何?”
“遠超木棉,麻布。”
在棉花進入華夏之前,百姓的服裝大部分都是麻衣。
從人類的歷史開啟,麻衣就是人類種植最多,需求最大的物種之一。
在華夏,以亞麻、苧麻、黃麻、劍麻、蕉麻為主的麻布織品,在數千年來,一直為人類服務。
甚至在後世,棉布已經普及,麻布依舊沒有退出歷史舞臺,用途還更加廣泛了。
不過,不管從實用性,經濟性上來說,推廣棉花種植都是必須的。
沒有棉花和棉布,北方那廣袤的天地,根本無法去征服。
雖然棉花傷地,費水,但是以後可以繼續佔領中亞地區,專門在那裡種棉花。
盧多遜興致大增,問道:“棉花在何處有?”
趙德昭道:“據我所知,在西北和崖州一帶都有,並且品種不一。你需要做的就是派人尋來不同的品種和種植戶,瞭解棉花的種植習性,查驗那種棉花的產量高,保暖強,更適宜紡織。
木器營在江邊的那套紡紗,紡織裝置,可不僅僅只能做絲綢,麻布啊!”
“留守……”
趙德昭打斷了他的話說道:“你放心,銀錢這邊我出,只要你研究出來,我會立即在適宜的地區推行種植,並且今後為你記上一大功勞。”
這一下,盧多遜立即不推了,起身抱拳道:“屬下一定不負所托。”
對他這種一心向上爬的人來說,服從趙德昭的安排,獲得趙德昭的好感,比什麼都重要。
佟亮走了進來。“二哥兒,馬車已經備好。”
趙德昭點了點頭,問盧多遜:“盧工曹可願與我一同前去慕容家族祭拜一番?”
慕容家族是地頭蛇,盧多遜以後會經常跟他們打交道,自然不會不願意。
何況跟趙德昭一起出行,這對他可是拉關係的好機會。
他立即抱拳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