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文王與浩帝的爭吵似是被壓下了,而後便是冗長的祭拜。阿祖斷了思考。
若是他們不起衝突,自己怕是也看不出什麼了。不妨趁了他們祭拜的時間,去其餘的墓中,尋一尋那殷珠之墓。
嗣位墓自然不會和帝位的墓在一起。帝位墓自是尊貴的,縱然是墓,也堪稱豪華,而嗣位墓也許就普通些。若是想要找的快些,自是就地看看墓碑上寫的字便是。
阿祖朝著遠處那普通些的墓區去尋。只是這墓區雖然不如帝位那麼恢弘,但勝在個數多,也是林林總總,如同山頭一般。
就近看了看,卻是尋了一座墓,樣子有些普通。不過既然能在這南水陵之中,本身就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了。上面的字卻寫得清楚:“武帝次妃岐氏之墓。”
這是武帝的二皇妃嗎……阿祖心中想了,岐氏,又是個外姓,而且是個小姓……
武帝次妃,應是新墓了……那看來那殷珠之墓離得不遠。
又往前走了幾步,卻又是看了一座墓,依舊是普通的模樣。上面刻的字型也是一樣的:“武帝四妃姜氏之墓。”
阿祖耐了性子又往前走,走了許久,看了那下一個墓,那開頭的字竟也是武帝七妃的字樣,沒有繼續看下去,只是繼續向前。
武帝妃子還不少……
阿祖本以為那傳說之中的後宮三千佳麗是戲言,現在想來,其實是有些道理的。這些還只是被立了妃的,不知有多少佳麗沒有名頭,只是在深宮之中盼著垂青。
連續走過了十幾個墓,終於見得不是武帝開頭的字樣了。阿祖駐目,卻是看了:“浩然文王妃之墓。”
浩然是年份,因為文王年歲不算大,在武帝年間未曾聽封,是浩帝即為之後才封的文王,自然是要稱為浩然文王的。浩然文王妃,也自然便是文王的妻室,也就是朱櫻的母親。不過阿祖之前便有猜測,那燕青之妻才是朱櫻的生母,自然是要去探查一番的。
不過讓阿祖懷疑的是,文王的王妃之墓居然沒有寫了姓氏,與前面的幾座墓都不一樣。
難道不同的嗣位,其上刻的字也不一樣嗎?
阿祖想了,卻是往後又看了幾座。下一座卻是“宣武寧王王妃應氏之墓”,這寧王便是那三皇子了……只是三皇子聽封較早,在武帝年間便是封了寧王了……不過阿祖不在意這些,他只是看見了這座墓卻是寫了姓氏的……
莫非有些蹊蹺?
阿祖心裡想了,卻是還想繼續往裡走,竟是一片空地了。
沒了?那殷珠之墓呢?
阿祖明明白白地記得那殷珠二字是刻在那嗣位的最底下的……理應在其中有墓才對。
若是殷珠在這南水陵之中連墓位都沒有,那燕青又是為何要來?
看這空地,還有不小的位子,怕是還能容下上百座墓,為何容不下一個殷珠之墓呢……阿祖心中想了想,卻是有些恍然。
若是燕青那龍陽之名被皇室坐實了,他會為皇室不齒,而這殷珠怕是也被皇室唾棄,說不定,便是特意針對的她……
或許殷珠本應葬在嗣位,但皇室根本不允許……
阿祖想了想,卻是看向遠方,目力極盡之處,那遙遠的南水陵盡頭,便是一堵高牆了。
那個角落是漆黑的,沒有光。但是阿祖的目力能夠看破黑暗,卻是看得清楚,那裡竟是堆了一個小土堆,十分地不起眼。
阿祖彎了腰,緩緩走去,融入那一片黑暗之中,不想被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