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摘星原處處是修真大軍調動的痕跡。
從枕戈城一路行來,途徑數處城池及坊市,一應修者紛紛處理手中積物,少用或於己無用的悉數拋售,兌換成清靈石購置法寶、符籙和靈丹妙藥。
亦有諸多修士臨時抱佛腳,火急火燎的搜尋靈材祭煉法寶,只求在與妖修的對決中多出一線生機。待整備妥當後三五成群依次出城,各御法寶往東去。
據燕辭猜測,楊擎蒼被六根清淨竹重創敗逃,蟄居大荒墟養傷,同塵苑擔心此賊上門尋仇,必定會留空冥修士鎮守山門。
晗冰氣若游絲,委實不宜攜其遠行,故而燕辭儘量避開人流,駕馭青鸞鳥急速南下,一門心思欲回同塵苑求救。
臥月眠霜飛行半月,忽見前方屹立著一道高崖,崖頂炊煙裊裊,一個小小村落掩蔽在松林中。崖下一派河流在蜿蜒瀠洄,開闊處是座廢棄的渡口。
清風掠過湖面,野草拂拂,岸上渺無人跡,一襲陳舊的旗幟在茅屋頂上飄飛,“迷津渡”的字跡極不清晰。
一群水鷺飛來,劃破清波,輕輕停留在河岸邊那艘破爛的渡船上。青鸞落在湖心細心梳洗翎羽,全然漠視了水鷺膜拜的姿態。
茅亭曠望,青山相對,碧河託著白雲孤然遠走,靜謐的天地間飄蕩著蒼涼。
小憩片刻再次啟程,青鸞抖擻精神攀崖而上,一鼓作氣衝破崖巔,只見綠草如茵,數匹老牛悠閒的啃著青草。
崖邊桑樹下,一群朝氣蓬勃的修士盤坐在草坪上歇息,修士僧俗兼有,驟見一頭青光凜凜的神鳥拂雲而來,直驚得目瞪口呆。
“伽藍寺的和尚。”燕辭喃喃道。
人群裡炸了鍋,一位白白嫩嫩、腦袋鋥亮的小和尚吃驚道:“這......這是青鸞神鳥!”
小和尚手持寒氣濛濛的寶杖,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簡直快萌化了。
燕辭瞟見這位憨態可掬的小光頭,心情一暢,“噗嗤”笑了一聲。
忽然,一位法相莊嚴、不染片塵的青年和尚踏空而來,飄然迎向燕辭,合什道:“敢問檀越可是同塵苑中人?”
伽藍寺修習佛門功法,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為宗旨,致力於普渡眾生脫離輪迴,在修真界地位斐然。
燕辭不敢怠慢,拱手為禮道:“大師何以得知?”
和尚道:“普天之下,有幸駕馭青鸞神鳥的唯青冥峰主一人,道兄莫非是其子侄或者傳人?”
燕辭含糊其辭道:“大師神目如電!”叩問其姓名,正是來自伽藍寺,法名妙湛。
燕辭失聲道:“佛子妙湛!”這法名燕辭耳聞已久,在諸道門子弟中,佛子妙湛可算出類拔萃者,鬱律曾言此僧佛性極高,道法幾乎可與普通化嬰修士一爭長短。
妙湛態度謙和,微笑道:“佛子之名,受之有愧。”
寒暄數句,兩人相續飄落至崖巔跟眾人相見,其餘三人臉上訝色未消,悉數上前各道姓名。
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那妙鑑小和尚小小年紀便已具備融合期修為,實是後生可畏。
另一對白衣飄飄的俊男靚女,一名李重樓,一名潘吟箋,俱出身於化清門,同樣是修真界的佼佼者。
兩人在融合期浸淫已久,氣息靈壓讓人頗有高深莫測之感。論其形貌,男子清新俊逸,女子秀麗芳菲,氣質宛如神之仙童,優雅高潔。
這猶如鑽石般璀璨的一雙璧人在側,燕辭不由自慚形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