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正武元年,大赦天下,賜天下爵五大夫以上者綢一匹;年七十以上者酒一石,肉十金,棉、絮各五斤。
前一年,關中由於諸呂之亂、齊悼惠王諸子之亂而沒有得到好的收穫,關中百姓都非常擔心正武元年的生計。
太宗皇帝是一個十分關心百姓生活的人,在得知關中百姓的收穫都減少了一半,關東的百姓也都沒有得到好的收穫後,下令開敖倉之糧以穩定關中糧價。
敖倉的糧食原本是用來穩定關東民心的,對於太宗皇帝調敖倉糧食的舉動,朝中的百官都非常擔憂。
這時,後來的大農令楊毅在太宗皇帝身邊做侍郎,得知太宗皇帝在為糧食發愁,就建議說:宿麥雖然味道糟糕,但也能抵禦飢餓。
太宗皇帝旋即命人做一碗麥飯,只吃了一口,就眼含熱淚的垂泣道:我得太祖高皇帝、先孝惠皇帝、孝懷皇帝的重託,以看顧這天下百姓,怎能讓我漢家的民眾,吃這種難以下嚥的東西呢?
楊毅知道太宗皇帝的想法,於是偷偷跑到了少府,用石磨把宿麥磨成了粉,用水和成面,打算帶回家裡烹煮。
恰逢當天,楊毅被宮內的事務所耽擱,楊毅和出的面被楊妻用布片蓋住,放了一整晚,直到第二日清晨,楊毅才回到家。
看到已經從木桶裡溢位的面,楊毅無奈的搖了搖頭,正要再去少府磨一些麵粉。
楊毅的妻子是一個十分簡樸的人,見楊毅要把發麵丟掉,便立馬說說:不管怎麼說都是糧食,就算發了,也不應該浪費啊?
拗不過妻子的楊毅於是就用發麵捏成團,蒸了一些麵餅,麵餅還沒完全熟透,楊府外便聚滿了閒人懶漢。
楊妻見狀心奇,出門相問,門外的懶漢都說:你們家中飄出的味道實在是太香,如果可以給我們施捨一些食物,我們願意為你們耕作田畝。
楊毅是墨家出身的官員,家裡雖然有高皇帝賜下的薄田,但做了官後,楊毅卻並沒有兼併土地。
聽聞妻子說起門外的事,楊毅遲疑的拿起一個發麵做的餅,嘗過之後又過了半天,確定身體沒有問題後,才讓妻子把剩下的麵餅發放給門外的懶漢,並說:這些麵餅都算借給你們的,如果要還,將來還給更窮苦的百姓就好。
第二日清晨,楊毅便入宮面見太宗皇帝,以宿麥磨粉,和麵發麵的技術為獻,太宗皇帝命少府和宮內的御廚反覆測試後,終於確定這個辦法可行。
楊毅也由於這個功勞,被太宗皇帝任命為少府監令,後來成為了上林苑監,為墨家後來的強盛開啟了一個好的開端。
當年冬天,太宗皇帝下令關中百姓補種宿麥,並將宿麥納入了糧食保護價政策中,於是關中百姓家家補種宿麥,次年春,關中收穫宿麥幾萬萬石,關中從此再也沒有缺過糧食。
是年,太宗皇帝年滿十六,在太后主持下行了加冠之禮,而後選秀入嬪,正式臨朝稱制。
夏四月,出使南越的太中大夫陸賈從南越回到長安,將南越王和談的條件告訴了太宗皇帝。
見太宗皇帝不想答應,陸賈就以非常傲慢的姿態對太宗皇帝說:南越王答應不再稱帝,陛下就應該高興了,至於不質子、不朝貢,這些都是粗枝末節。
聽到陸賈的說辭之後,太宗皇帝召集了朝中文武大臣,讓陸賈把先前的話再說一遍,陸賈卻默默無言,羞愧的說不出話。
這時,酇侯蕭祿和平陽侯曹奇二人站了出來,義正言辭的指責陸賈賣主求榮,太宗皇帝這才知道陸賈的陰謀,旋即罷免了陸賈的官、爵,讓陸賈告老還鄉。
在回到家鄉楚地之後,陸賈於正武四年春坐盜牛,當夷三族,後以金抵罪。
罷免陸賈之後,太宗皇帝派擔任奉常的酇侯蕭祿為正使,平陽侯曹奇為副使,斥責南越王趙佗蠱惑當朝大員。
在蕭祿和曹奇離開長安之後,太宗皇帝又令大將軍柴武為帥,隆慮侯周灶為後將軍,衛尉秦牧為前將軍,曲周侯酈寄為左將軍,郎中令欒布為右將軍,召集關中青壯十萬,東出函谷,在梁都睢陽待命,隨時準備討伐南越。
得知太宗皇帝打算討伐自己,南越王趙佗十分恐懼,屢屢想要行賄蕭祿、曹奇二人,卻都被嚴詞拒絕。
蕭祿、曹奇二人對趙拓說:大王的這點伎倆,對付陸賈那樣的小人或許有用,但我們二人出身功侯之家,絕對不可能做出有辱先祖威名、有負高皇帝恩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