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撇開和舒駿的密切關係,何廣粟本身,也已經是當朝外戚了!
即便何廣粟這個外戚身份略有些雞肋,將來女兒也沒能爭氣,何廣粟自身也已經是羽林軍的一隊司馬。
加上此戰的武勳、外戚的身份,待等戰後,舒駿從材官校尉的位置升遷離職,舒駿的繼任者,便大機率將是何廣粟!
做了校尉,成為了一個有資格口稱‘末將’的高階軍官,何廣粟的外戚身份,可就沒那麼雞肋了~
別說是讓後宮的女兒幫自己了,何廣粟自己在必要的時候,都有可能成為宮內女兒的一大助力!
這二人一個是封侯在即,未來保底一郡郡守;一個是板上釘釘的準材官校尉,貨真價實的皇親國戚。
二人之間的政治聯盟,又是如此密不可分,再加上二人的頂頭上司秦牧,在當今劉弘身邊真得寵信······
只能說:二十年後的朝堂,以這幾人為首的政治派系,必將成為漢室朝堂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那在這個極具潛力的政治陣營中,何強會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何廣粟那聲‘何強以前喊我世叔’,就已經道明瞭一切!
不出意外的話,何氏外戚,必將成為未來漢室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而對於外戚而言,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男丁興盛。
只要家族有足夠多的男丁,那即便外戚家族本身沒什麼能力,光是從機率學的層面來講,也總能有那麼幾個可堪一用的人才。
反之,若是男丁不盛,即便有多麼優秀的人才,也終究逃不過‘不出三代便泯然眾人’的悲慘結局。
歷史上的文帝一朝,當朝太后的家族薄氏外戚是怎樣的風光。
——太后在東宮把握大局,驃騎將軍枳侯薄昭手握兵權,就連儲君劉啟的太子妃、未來的皇后,都是薄氏女!
只此三人,就讓薄氏外戚將往後三代的榮華富貴攬入囊中。
但結局如何?
文帝末年,薄昭坐驕詔,被漢室文武大臣合唱一首‘殤露’,給活活唱死在了長安枳侯府邸;
景帝劉啟登基,沒過多久,太皇太后薄氏又撒手人寰,薄氏外戚唯一的牌面,便成了在太子妃的位置坐了十幾年,卻沒能生下一兒半女的皇后薄氏。
當薄太皇太后駕崩,薄皇后又無兒無女,景帝劉啟的長子劉榮卻已經年近十五的時候,薄氏外戚的沒落,便也成為了歷史的必然。
而薄氏外戚在原本歷史上的落寞,幾乎有九成以上的原因,可以歸為‘男丁不盛’。
身為文帝太后、景帝太皇太后的薄太后身死,並非是可以避免的事。
——作為高皇帝劉邦的後嬪,薄太后能活到孫子劉啟在三十一歲的年齡登基,已然算是長壽了。
至於薄昭之死,雖然大半原因是因為自己作死,但也是同樣的道理——就算薄昭沒有死在文帝一朝,作為劉恆母舅的薄昭,年齡也沒有比姐姐薄太后年幼多少。
歸根結底,還是薄氏後繼無人,入主椒房殿的薄皇后形單影隻,在薄昭死後就只能仰仗薄太后,待薄太后一死,就全然失去了所有助力。
試想一下:若薄昭被廷尉捉拿,文帝劉恆欲以‘驕詔’的罪名治罪薄昭之時,薄氏外戚能有一個男丁或在朝為官、或在外領兵,朝中大臣們誰敢去枳侯府外唱輓歌?
同樣的道理,如果在薄太后駕崩時,薄氏外戚能有個男丁,以‘景帝劉啟舅祖’的身份手握權柄,那誰又能將薄氏從後位上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