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414章 圖窮匕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14章 圖窮匕見 (1 / 4)

“啟稟陛下,審計之事,臣同朝中諸公多有商議,終得如此之策,呈陛下以觀。”

聽聞劉弘問起審計制度的事,張蒼不著痕跡的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遞到了劉弘面前。

單手接過張蒼遞來的竹簡,劉弘的目光當中,卻不由帶上了一絲意味深長。

——張蒼居然說,審計制度,是拿去和‘朝中諸公’一起商議完善,才拿出來的結果?

這就是純粹的扯淡!

作為當朝三公,雖無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實,肩頂功侯之爵,頭頂荀子門徒的身份,如今天下,誰能有資格對張蒼提出來的政策指手畫腳?

就算是身為皇帝的劉弘,都很難對張蒼提出的政治舉措直接回絕;頂天了去,也就是委婉的暗示一句:這個方案,好像還不是很完善啊······

在這種情況下,張蒼那句‘和大家商量出來這個方案’,完全可以直接理解為:陛下,這個方案,臣拿去給大傢伙看過了,也都透過氣兒了。

只有這樣,才能說得通張蒼的審計制度,為什麼沒有引起朝堂的反對。

——要知道審計制度,其根本是攥緊官僚集團脖頸處的枷鎖,向地方官府施加政績壓力的舉措!

在信奉黃老無為,以小政府為主要行政綱要的如今,對於這樣一個會讓官僚集團‘忙起來’的舉措,朝堂百分之百會阻撓。

也就是張蒼政治、學術地位都達到了幾乎‘天下無敵’的地步,才能憑著超然地位,把這樣會導致‘官不聊生’的制度推行下去。

若非張蒼首倡並全力跟進,恐怕就連劉弘,也很難在如今的漢室推行審計制度。

如是想著,劉弘便攤開手中竹簡,仔細的閱覽起來。

在原本的歷史上,審計制度,就是張蒼一生當中幾個最為重要的政治成就之一。

憑藉著‘每年小計,三年大計’的審計制度改革,張蒼更是曾在原本的歷史上,得到史家以‘計相’代稱的榮譽。

而現如今,張蒼在劉弘的推波助瀾下,也在按照著原本歷史的軌跡,向著本就該屬於自己的丞相之位穩步推進。

自然而然,作為張蒼為漢相時期所做出的最璀璨的政治成就,審計制度,也早早被擺在了劉弘的御案前。

對於審計制度,劉弘原本就有一定的瞭解。

原因無他:在原本的歷史上,文景之治普遍被認為是漢室中興、進入強盛時期的決定性基礎。

而張蒼在漢文一朝的為政舉措,無一不對文景之治,乃至於整個西漢王朝,都起到了及其深遠的影響。

這其中最為著名,最為實用,也最享譽盛名的,便是華夏封建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官員政績系統考核制度——審計。

在過去這段時間,劉弘也得到了張蒼至少三個版本的奏疏,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為完善。

經過這段時間的‘探討’,劉弘對張蒼打算推出的審計制度,也有了一個十足的瞭解。

其中最為關鍵點一點,便是張蒼提出以每年一度的審計,來打碎漢室中央對地方政府跨級管理的空缺。

——按張蒼的意思,每年年初的審計,以縣為單位進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