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吾等入城!”
馬邑城周圍,無數百姓聚集於城門外,對城牆上的衛卒呼號者、哀求著。
這些人,便是戰爭永恆的受害者。
——百姓。
在平常事日,這些或世代居住於此,或因罪流放至此的百姓,會在周圍的山間鄉野居住、生活。
每年的秋收之後,這些人又都會不約而同的聚集在馬邑城內,躲避匈奴人的搶掠。
就如此時此刻,雲集城牆下的百姓或推著木車、或揹著布袋,將所有值錢的家當(主要是剛收穫的糧食)帶在身邊。
但在城牆之上,馬邑令楊正卻是一臉為難之色,遲遲不下達‘開城門’的命令。
——他也怕!
怕城外的百姓當中,藏著匈奴人的細作,等之後匈奴主力兵臨城下時,在城內作亂,與匈奴人裡應外合!
但明確拒絕百姓入城,楊正又覺得於心不忍。
說到底,即便城外的百姓當中真有細作,那也只是個別人,其餘的那些百姓,都是真的需要馬邑城庇護。
“這該如何是好······”
暗自糾結著,楊正便不由將怨恨的目光,撒向城內一處簡陋的安置營。
“若非爾等,匈奴人又如何會進犯我馬邑?”
就在楊正在暗地裡問候著已經進入馬邑的故韓王部部眾時,遠處的山坳之間,緩緩出現一支身披黑甲的赤袍甲士。
沒等城牆下的百姓反應過來,那支猶如憑空出現的漢軍,便隱隱將城牆下的百姓圍在了城外。
“樓煩援兵?”
暗自猜測著,楊正不由搖了搖頭。
如今大戰將至,恐怕樓煩縣那邊也聞到了火藥味。
這種情況下,別說派兵支援馬邑了,樓煩自保都來不及!
更何況城外這支軍士甲冑齊備,軍容齊整,將百姓圍在城外的行動極為迅速,又並不顯得突兀。
如此素養,根本不像是地方縣卒。
“會是誰呢?”
沒等楊正反應過來,那隊軍士中便有一人策馬踏出,片刻之後,那粗狂高亢的嗓門響徹城門之外。
“吾等乃晉陽卒,奉代王之命,護送諸位至樓煩暫避。”
“還請諸位徐徐讓出城門,隨吾等往樓煩縣,樓煩令已於城內備好營房,以安置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