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67章 初現盛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67章 初現盛況 (3 / 4)

同樣是每家每戶都四百來石粟米,但稅率,卻很有可能會延續去年‘三十稅一’的比例,也就是大概十三石糧食。

口賦更是被當今劉弘一紙詔令,無限期降到了每人每年四十錢,算下來一家五口上繳的口賦,也就是兩石粟米左右。

四百石粟米,交完稅賦,百姓手裡還能剩至少三百八十石,能從少府換回足足兩萬八千五百錢!

而一年的口糧一百二十石,從少府按每石九十錢買,也就是一萬零八百錢;百姓手裡,還能剩下一萬七千多錢!

這意味著什麼?

光是拿孝懷四年的豐收,和今年的豐收對比,關中百姓‘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便從當年的兩千錢,漲到了今年的一萬七千錢!

漲了足足八點五倍!

要是再算上年初,關中百姓從冬小麥上得到的‘額外收入’,這個比例甚至很可能達到二十倍!

孝懷皇帝四年,到現在才過去多久?

不過六年而已!

六年之內,準確的說是在過去這短短的一年,漢室百姓,起碼關中百姓的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便暴漲了二十倍以上!

這樣的盛況,是整個漢室歷史,乃至於整個神州大陸頭一遭!

看著口袋裡從未出現過的一枚枚銅錢五銖,關中百姓終於反應過來:糧食保護價政策,或許並不是只簡單起到‘穩定糧價’的作用。

自然而然的,關中百姓的皇帝劉弘的信任,也是嗡時暴漲。

說起來,在華夏上下兩千年封建歷史上,劉漢皇帝,幾乎算是最好騙老百姓的馬甲了。

放在其他任何一個時代,都絕無可能成功的操作,在漢室卻往往會有一半以上的成功機會。

比如某位爺一封罪己詔,就硬生生把天下群雄並起、遍地農民起義的末世之相,重新拉回了正軌。

說到底,還是老劉家的皇帝們,把‘愛民如子’的人設立的太好、太堅固了。

——劉邦入關中秋毫不犯,與民約法三章!

——惠帝劉盈在位不過七年,便得諡‘惠’!

——文帝劉恆節衣儉食,宮中姬嬪群不拖地!

這一代代‘仁君’,一位位影帝的接替努力,在整個有漢一朝,都形成了‘皇帝永遠是好的,壞的都是下面的官’的普行價值。

也正是這一位位先皇,在漢室百姓心中留下的‘面子’,才能讓後來的漢天子具備一種神奇的特權。

——無論犯了什麼錯,只要能乖乖低頭認錯,努力改正,就絕對能得到天下絕大多數百姓的追隨!

說白了:這樣的西漢王朝,絕無可能斷絕於農民起義、外敵入侵之上,只可能是被自己消滅。

而關中百姓不知道的是:今年,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豐年’。

原因很簡單:豐年之所以被稱之為豐年,正是因為這一年的收穫,比過往和未來幾年都明顯多出一大截。

但若是每一年,田地產出都達到同樣的高度的話,就不會再被稱之為‘豐年’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