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67章 初現盛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67章 初現盛況 (2 / 4)

道理再簡單不過:谷賤害農,谷貴傷農。

豐年,意味著糧食供應大幅度增長,相應的,糧價就會下跌。

這也是封建時代,絕大多數農民無法憑藉種地改變生活水平,乃至於改變階級的無奈。

——收成一般,糧價正常,去掉家中食用的口糧,兜裡就剩那兩個錢。

——收成好了,糧食打的多,糧價應聲一跌,拿到手的還是那點錢。

至於收成不好,那別說手裡剩錢了,能保證從糧米鋪買到糧食,讓全家都不捱餓,都是大多數人的奢望···

但今年,關中即將迎來大豐收,少府卻還是和去年關中歉收時一樣,高掛著一塊‘石七十五錢無限收購粟米’的牌子,絲毫沒有取下牌子,修改一下收購價格的意圖!

這一下,關中的農戶可謂是笑開了花。

七十五錢一石的收購價格,放在災年自然是欺負人,放到尋常年間,也多少有點‘店大欺客’的意味在其中。

但在豐年,每石七十五錢的收購價格,無疑算得上實打實的良心價了!

自漢室立這二十多年間,關中總共經歷了三次大豐收。

巧合的是:這三次豐收,全都是在孝惠皇帝駕崩,呂太后掌權後的八年間出現。

那三年,關中的糧價都是什麼水平?

——孝懷皇帝四年,關中平均畝產四石出頭,糧價暴跌至六十錢一石!

至於糧商從百姓手中收購的價格,更是曾出現每石四十五錢的白菜價。

這還不是最慘的一次。

——當今二年,關中再次大豐收,平均畝產隱隱向四石半看齊,關中糧價一夜之內,跌破了五十錢大關!

相應的,糧商們的收購價,也是衝著三十錢飛奔···

今年,關中幾乎必然會迎來一次平均畝產四石以上的大豐收,按照每家每戶都有百畝田來算,就是人均收穫粟米四百石。

但相較於孝懷皇帝四年時的場景,今年,關中百姓的日子,必然會好上十倍不止···

當年,關中農戶收穫粟米四百石,一個十五稅一的稅率、百二十錢的口賦,就要去掉將近五十石!

剩下三百五十石賣到糧商手中,也不過價值一萬零五百錢而已···

按一家五口人算,一年的口糧是一百二十石;而豐年的糧價,會在秋收之後的來年開春,百姓要買口糧時回漲到七十錢左右。

就這樣,一個大豐年賺下的一萬零五百錢,光是這家人的口糧,就要花去將近八千五百錢。

剩下兩千錢,夠幹什麼?

一家五口人,柴米油鹽醬醋茶,逢年過節添置新衣,能夠用就不錯了!

這也是封建時代的大多數時候,百姓的生存現狀——豐年,往往並不意味著發了筆財,而只是意味著這一年,九成九以上的農戶能保證不捱餓。

今年的狀況,無疑就是讓所有封建時代的農民,都趨之若鶩的狀況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