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想就知道:太尉手裡兵權無窮大,大將軍還得忙著‘自證清白’,如何能監督的了太尉?
現如今,太尉一職被無限期罷設,大將軍職務水漲船高,但也就是過去的大將軍和太尉折中一下。
作為軍方一號人物,大將軍不再具有無條件、無時限軍隊指揮權,相應的,也不再需要在危急時刻‘自證清白’。
總的來說,如今的大將軍,柴武做的還是比較舒心的。
——別說柴武了,換了任何一個沒有多餘想法的武將,都會對如今的大將軍一職感到安心。
至於柴武為何會斷言‘韓王部明明沒再傳回訊息’,自然是因為去年,柴武還不是大將軍。
當是時,周勃尚為太尉,灌嬰騎牆觀望,頭頂大將軍之職;柴武則被劉弘加晉車騎將軍銜,統領北牆戰務。
既然是全權掌控對匈戰事的車騎將軍,那柴武對於匈奴方面的訊息,自然是無所不知。
從這一點,柴武就可以斷定:在自己擔任車騎將軍期間,草原確實沒傳回任何一條關於韓王部的訊息。
即便是在自己卸任之後,接受飛狐軍的,也是柴武親手提拔培養起來的新一代車騎將軍:令勉。
如果令勉接到了匈奴方面的訊息,那即便不顧知遇之恩,也必然會在將訊息彙報給劉弘的同時,順帶彙報給柴武。
——作為如今漢室軍方的一號人物,對匈戰略相關的事務,柴武還是有知情權的。
而現在的狀況,是柴武自己做車騎將軍時沒收到訊息,卸任之後,接任者令勉也沒傳回訊息。
這意味著,‘韓王部很有可能迴歸’的情報,很有可能是劉弘透過另外的、獨立於整個北方防線系統的渠道得知!
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的通為什麼現在劉弘如此篤定,長安城內卻連風論都沒有;自己這個大將軍,也是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很顯然,劉弘清楚的聽出了柴武話中的深意。
對於自己的軍方最高司令,劉弘也沒有在這種事情上隱瞞的打算。
就見劉弘淡而一笑,毫不猶豫,便小聲的將此間之事一一道來。
“去歲,衛尉奉朕詔諭,趕赴代北,接替今梁王所留之防務;恰得韓王信之庶子親至馬邑,同衛尉言及部眾歸漢事。”
“衛尉不敢自作主張,遂八百里加急,以事問朕:今之韓王,乃故韓王信之士子昭;其欲歸漢,然所求乃復為韓王。”
說著,劉弘目光坦然的望向柴武:“大將軍知,今漢家異姓諸侯之事早已絕,故朕以此為由,未允韓王之求。”
聽劉弘說起此事的具體內由,柴武下意識忽略了‘長沙王’這個漏洞,將注意力放到了劉弘的後半句話上。
——以‘不能異姓為王’為由,拒絕了韓王的提議?
對於柴武而言,這個資訊可謂至關重要!
道理再簡單不過:如果劉弘是想要把韓王信的後人騙回漢室,來一出關門打狗的話,根本不需要具體考慮韓王的請求過不過分。
——反正沒打算兌現,直接答應就是了!
而劉弘卻是在認真考慮之後,結合漢室如今的客觀狀況,合情合理的拒絕了韓昭‘異姓為王’的請求。
這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