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官員加了薪,還能讓劉弘收穫不菲的名望,同時又能收買官僚階級。
總的來說,這麼做的結果,幾乎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劉弘也有把握篤定:張蒼和朝中公卿大臣的商議,必然會在歡天喜地中,得出‘叩首謝恩’的結果。
結束和張蒼的談論,劉弘地注意力,就不由自主的轉向了張蒼身旁,一直眉頭微皺著的吳公。
對於吳公這個廷尉卿,劉弘不能說十分滿意,也只能說是完全放心。
在成為漢室‘最高法院院長’之後,吳公幾乎是完美的適應了自己的新角色。
‘治刑名學’‘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的經歷,顯然將吳公的專業技能達到了優秀線以上。
而在河南為郡守的地方履政經歷,又讓吳公具備了水準線以上的政治手腕。
在過去這動盪的一年當中,劉弘沒有哪怕片刻,將注意力放在吳公領頭的廷尉衙門上。
而這,就已經足夠證明吳公的能力了!
——廷尉這種司法部門,就和後世足球賽的守門員一樣:沒有存在感,就是最大的存在感。
只有出了問題,而且是重大問題的時候,廷尉才會吸引各方,尤其是皇帝的注意力。
如歷史上的文帝廷尉張釋之,為廷尉十數年,可謂是默默無聞。
但這絲毫不影響史書上留下‘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的超高評價。
反觀景帝時期的張歐,同為廷尉,同樣名垂青史,留下的卻是‘張廷尉治刑名學,不忍苛政,頗得仁厚長者之風’的記載。
漢廷尉被評價為‘敦厚長者’,是個什麼概念?
這就相當於後世的紀檢委最高長官,被評價為‘能和大多數同事成為好朋友’。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史詩級的噴子司馬遷,都對張歐無語到了‘罵都得拐彎抹角’的地步!
總的來說,對於‘毫無存在感’的廷尉卿吳公,劉弘還是感到十分舒心的。
自然而然,當這樣一個過去一直都讓自己很省心,除常朝之外基本見不到的官員,跟隨張蒼一起前來陛見的時候,劉弘不可避免的感到了疑惑。
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暗地裡搖了搖頭,劉弘也是不自覺的正了正身。
“不知廷尉此來,可是有要事?”
語氣中雖然是詢問,但劉弘的目光中,卻滿是瞭然和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