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27章 新的難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27章 新的難題 (3 / 4)

道理很簡單:光是百姓買糧食,明碼標價擺在眼前的‘粟米石七十五錢’‘麥粉石二百錢’的價格牌,就足以讓百姓將麥粉,直接理解為梁米那般,只供給貴族老爺吃的‘奢侈品’。

而宿麥的年產量又與粟米接近,使其根本無法支撐每石二百錢的價格。

——梁米石數百錢,那是因為物以稀為貴~

既然宿麥並不‘稀少’,那百姓自然就不會為‘每石二百錢’的超高價格買賬。

就算將麵粉買回去之後,百姓很快就能發現:原本只夠一家人吃三天的粟米,換成一石麵粉,卻能吃六天,也於事無補。

劉弘甚至非常懷疑:就算是將麥粉價格定為二百錢的成本價,都很有可能出現‘貴族都嫌太貴’的狀況。

為了應對這個‘意外’狀況,劉弘只能想個辦法,讓漢人理解一個概念:一石粟米和一石麥粉,根本就不一樣重!

這個問題,讓劉弘困惑了許久,都沒能想到一個可行性高的方法。

——因為一石=一百二十斤的概念,早就如‘一千克=1000克’一樣,深深刻入了每一個漢人的腦海之中。

這個時候,讓一個人相信‘一石粟米=二石麥粉’的操作難度,幾乎不比劉弘扭轉漢室厚葬之風來的容易。

“這該如何是好···”

今年,關中大半的農田都種上了宿麥,按照每畝四石的平均畝產,少府即將要面臨的,很可能是將近四萬萬石宿麥的收購!

收購宿麥,少府還不會這麼吃力——畢竟百姓還會留一部分糧食做口糧,少府要收購的,並不會是所有的糧食。

而宿麥就不同了——關中百姓之所以全面補種宿麥,幾乎完全是因為劉弘放出了風:少府將以每石七十五錢的價格,全面收購宿麥!

也就是說,百姓願意在冬天種植宿麥,並非是和種植粟米一樣,出於生存的目的。

百姓種植粟米,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吃,為了填飽肚子,也就是生存。

至於粟米的收購、出售,則屬於次要的,正常範疇的‘交易流通’。

可百姓種植宿麥,從最開始,就從來不是為了吃。

用後世的話來說:關中百姓之所以追隨劉弘地號召,全面補種宿麥,只是將宿麥當成了經濟作物。

而百姓種植經濟作物,從來都不會考慮這個作物會被用來作什麼。

百姓唯一在乎的,是這個東西,能賣多少錢。

關中百姓今年種植宿麥也一樣——沒人在乎宿麥能用來作什麼,大家種植宿麥的唯一目的,就只是為了賣錢。

而這,對劉弘推行宿麥耕種,推行麵食,乃至於推行糧食保護價政策而言,都將是一個十分嚴峻的考驗。

——要想吃下今年關中所產出的四萬萬石粟米,少府至少需要投入三百萬萬錢以上的本金!

為了將這些宿麥加工成麵粉,更是需要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時間,才能完成。

而漢室如今的財政狀況,又很難忍受一個‘投入三百萬以上,且短時間無法收回成本’的專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