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27章 新的難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27章 新的難題 (2 / 4)

這種稱量方法,就會導致不同的東西,由於‘密度’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稱量結果。

在後世,人們普遍認為:一石約等於三十一千克左右;但這個等額換算,幾乎只針對‘粟米’這個被稱量物。

如果是一石其他農作物,都會因為糧粒的大小,而出現一定的誤差:糧粒小於粟米的,一石便大於三十一千克,大於粟米,則小於三十一千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後世,一千克鋼鐵和一千克棉花,其重量是一致的。

但若是按漢時的計量方式算,那一石鋼鐵和一石棉花,所得出的重量絕對不可能相等!

一石棉花,無論是將棉花再怎麼壓進容器內,都不可能達到三十一千克。

而一石鋼、鐵等金屬,也絕對不可能只有三十一千克。

而造成這種誤差的原因,便是一個為後世人所熟知,此時卻並沒有人意識到,或者說即便意識到了,也無法解釋的概念:密度。

在後世,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水的密度等於一,其他東西,如金屬、石頭等高密度物體的密度大於一。

甚至有翡翠這種密度大於三,鐵這種密度大於七,乃至於黃金這種密度大於十九的超高密度物質。

而造成不同密度的物體,在同一體積的情況下,具有不同重量的原因,就是因為該物體的內部,分子之間的距離大小不同。

分子之間的距離越小,密度越大,同一重量下的體積就會越小;反之,則越大。

這就造成如鐵金這兩種金屬,即便是在同一個體積,黃金的重量也會達到鐵的將近三倍。

‘分子之間的距離’,顯然是此時的人們還無法理解,也無法看到的,但具體到粟米和麵粉之間,二者的‘密度’就具象多了。

同樣是一石的體積,但每一粒粟米之間,都有肉眼可見的空隙;而麵粉之間的空隙,已經小到了肉眼幾乎不可見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單獨一粒粟米和麥粒的密度差不多,但在‘石’這種容量單位換算下,一石粟米的重量,很可能只對應半石麵粉。

換句話說:一石粟米的重量,大概在一百二十漢斤左右;而一石麵粉的重量,很可能會達到二百四十甚至二百五十漢斤!

至於劉弘為什麼要糾結這個問題,那自然是為了給即將問世的麵粉,制定一個合理得價格了。

根據劉弘的預案,少府收購宿麥的價格與粟米一致,為七十五錢一石。

但少府花七十五錢買進的一石冬小麥,在經過去殼、舂挑、研磨成粉等工序之後,很可能只剩下半石。

而少府把加工出來的麥粉再往外出售時,用到的單位卻依舊是‘石’。

這就意味著,哪怕不考慮任何成本,只以‘不虧’為目的,一石麵粉的出售價格,也起碼需要達到一百五十錢。

再算上儲存、加工的人工、時間成本,一石麵粉的成本價,就將可能達到二百錢。

這就讓劉弘有些犯難了。

哪怕不盈利,一石麵粉也起碼要賣二百錢?

這對於宿麥播種,以及麵食的推廣,將是極大的阻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