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25章 金毒灼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25章 金毒灼魂 (2 / 4)

——死後在地府的日子,起碼不能比在人間的時候差吧?

自然而然,就出現了‘侍死如奉生’這種極其愚昧,卻在華夏曆史上傳延前年的觀念和傳統。

在始皇帝起驪山皇陵,之後的歷代皇帝‘以身作則’,向天下人親身示範什麼叫‘侍死如奉生’之後,整個神州大陸,便沉寂在了厚葬的思想怪圈之中。

按照皇帝陵墓‘以皇宮作為參考’,以及陪葬皇帝所喜愛的物品,乃至於遠古時期‘陪葬皇帝喜愛的人’的顯現,漢室百姓十分自然地得出了結論。

——要想在死後,在地府過上相對好點的日子,那就是要把陵墓的修建標準,指定為‘按生前的住所’。

連墳墓都要修建成家的模樣,那各式隨葬品自然也是少不了。

如文人墨客,會把珍藏的書籍帶入墳墓;官員趨勢,會將生前處理過的公文帶下地府;將軍武夫,則會有各式禮器規格的武器軍械作為陪葬。

在歷史上的景帝一朝,條侯周亞夫被景帝下獄的直接原因,便是周亞夫的弟弟擔心周亞夫死後,陪葬的東西不夠用,便提前準備了幾十副甲冑,準備作為將來周亞夫死後的隨葬品。

而漢律當中,非政府機構所能私自具有的武器,只包含刀劍弓矛。

至於弩機、長戟、甲冑這種‘有身份證’,且為官方極力掌控的‘管制兵器’,則是隻要敢私藏,就是一個死。

——私藏甲冑、強弩,比同謀逆!

但周亞夫死後的一個小細節,就能解開‘厚葬之風’的內在邏輯,以及傳延上千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景帝劉啟一句‘周亞夫太狂,根本沒法作為新君的臣子’,周亞夫便餓死在了獄中;但作為封建歷史最講法制,甚至衍生出‘法如是足以’這種先進法制思想的時代,漢朝,幾乎不可能出現後世影視劇中的景象——皇帝聽到某事龍顏大怒,吼一句:來人,拖下去砍了!

無論是文帝捉拿周勃,還是景帝捉拿周亞夫,都並非是因為皇帝的一句交代,而是在完整、健全的法律程式之後,才被批准施行的司法事件。

具體到周亞夫,雖然其死因是景帝劉啟擔心周亞夫會欺壓自己的繼任者,但對外,景帝劉啟也給出了一個證據確鑿,且絕無‘欲加之罪’嫌疑的罪名。

——私藏甲冑,意圖不軌!

而周亞夫這樣一個天下聞名的大人物,突然因為‘謀逆’而被弄死,天下人自然就回去深究其中的過程。

按照後世人的普世價值,在周亞夫身死這件事上,很容易就能找到主要責任人:周亞夫的弟弟,周勃的另一個兒子,周堅。

這個邏輯很容易就能理清:要不是周亞夫的弟弟私藏管制軍械,那即便景帝劉啟有心治罪,也沒師出無名。

順著這個邏輯,很容易就能得出這樣的猜測:在周亞夫死後,他弟弟應該是愧疚不已,還很有可能被天下人指為‘條侯死亡的罪魁禍首’?

錯了。

周堅非但沒有因為私藏甲冑,導致周亞夫死亡而蒙受千夫所指,反而藉著此事,成就了一番仁義之名!

周亞夫一生無子,所以按照‘長兄如父’的傳統,本該有周亞夫之子操辦葬禮,自然就降到了周亞夫的弟弟,絳武侯周勃第三子周堅身上。

而周堅為了讓兄長在死後,能在地府過的更體面一些,不惜私藏甲冑,打算作為兄長死後的陪葬品。

這樣的行為,在漢室非但不會引來‘要不是你,周亞夫怎麼會死’這樣的批評,反而會為周堅,披上一層‘重情重義’‘兄友弟恭’的正面光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