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92章 太后催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92章 太后催婚 (3 / 4)

若非這是漢室,呂氏、陳周不敢篡國,只怕後世的歷史課本上,就會有這樣一句記載:秦漢皆二世而亡,然其因各有不同···

而劉恆,之所以能在歷史上成為‘漢太宗孝文皇帝’,除了他仁義愛民、整頓內治、穩定江山之外,最大的一個功勞,就是避免了漢室的滅亡——在諸侯大臣共誅諸呂之前,呂氏可是已經打算謀朝篡位的!

劉恆二十四歲登基,也是裝孫子裝到了陳平周勃死去,憑藉出色的政治手腕,才成功把持大權。

而劉恆之後的景帝劉啟,就是一個典型的正面例子了。

在漢文帝二年,劉啟在九歲的年紀,就已經被大臣共請為儲君;之後,劉啟在太子之位上坐了足足二十二年之久!

這二十二年,雖然發生了棋盤俠時期的魯莽,也發生了梁懷王劉揖爭儲的插曲,但總體而言,劉啟在這漫長的儲君生涯中,還是在父親劉恆的護持之下,得到了極大的鍛鍊。

有了這二十二年的雄厚積累,劉啟才能在三十一歲登基之時,第一時間就能往三公九卿的位置安插黨羽,併火速將《削藩策》提上日程。

試想一下:若劉啟一棋盤砸死吳王太子之時,就已經是皇帝,漢室會發生怎樣的動盪?

梁王劉輯爭位之時,若劉啟已經繼位,漢室又將會迎來怎樣的災難?

而景帝一朝,之所以能在‘中人之姿’的劉啟掌控下,成為‘文景之治’開花結果的部分,就是因為劉啟在長達二十二年的太子生涯中,學會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帝王。

再往後,就又是反面例子了:武帝豬爺。

雖然景帝為了避免‘主少國疑’,刻意在死之前,讓太子劉徹在十六歲的年紀行加冠禮,並將館陶公主之女陳嬌嫁給劉徹,以穩固劉徹與東宮之間的聯絡,但最終,劉徹的年齡,還是讓漢室宗廟陷入了動盪。

——建元新政盡廢之後,竇太后連廢天子的詔書,都已經起草好了!

若非館陶公主和阿嬌皇后苦心相勸,讓太皇太后竇氏心軟,只怕歷史上的‘漢世宗孝武皇帝’,也要變成少帝之類的了。

武帝之後自是更不用說:昭帝劉弗陵八歲登基,二十駕崩;昌邑王劉賀十六歲登基,在位二十七天而被廢。

要不是宣帝劉病已橫空出世,再次挽大廈於將傾,扶狂瀾於既倒,只怕等不到王莽篡漢,漢室,就要姓霍了···

那劉弘自己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劉弘也能和那位穿越者前輩一樣,在年富力強的天子老爹羽翼下,安心做幾年太子,也不至於幾次三番的面臨生死存亡的局面。

歷史上本不存在的齊悼惠王諸子之亂,也不可能在一位壯年天子在位時期發生。

從這個角度而言,袁盎說的沒錯:如果劉弘不早點生個兒子出來,把漢室傳延三代的‘老爹短命,兒子年少登基’的傳統打破,那無論劉弘現在做的有多好,都將會是無用功。

而如今漢室,能提出這種略有些敏感,卻又完全為天下計謀的建議的,恐怕也只有聖眷正隆,背靠長樂宮的袁盎了。

換做其他人,哪怕是張蒼這樣的老臣、柴武這樣的功臣,乃至於已故的王陵那般德高望重的‘帝師’,恐怕也不敢在這種涉及‘天家傳承’的問題上,如此淺顯直白的建議劉弘:陛下還是早點生個兒子吧~不然等陛下人沒了,江山就要亂了~

想到這裡,劉弘不由為自己的幼稚,而感到一絲羞愧。

——都是做皇帝的人了,還扭扭捏捏的,像什麼樣子?

又不是說談戀愛,只是結個婚而已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