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無力武統南越,就足以使得南越重新成為‘名譽諸侯’之事,已經成為既定事實。
既然如此,劉弘就還是要派個人過去,讓趙佗安生幾年。
而除了陸賈這個有叛國嫌疑的‘外交磚家’,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能完成這樣的使命了。
——如果派其他人去,趙佗心裡肯定會低估:來的怎麼不是寡人的好兄弟陸賈?
“太中大夫且歸府,靜候詔諭便是。”
不冷不淡的交代一聲,劉弘便將目光撒向灞橋外,那逐漸出現在天際線的凱旋雄師。
※※※※※※※※※※※※※※※※※※※※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當灌嬰領銜的北軍將士出現在灞橋外,洛城門內,便緩緩走出一隊唱詩童子。
看著原本欣喜的百姓短暫一呆滯,而後陷入徹底的狂歡,劉弘得意的點了點頭。
高祖皇帝唱詩班,算是漢室規格最高,而花費又最小的犒賞規格了。
——高皇帝劉邦,出身於平民之戶;早在劉邦於豐沛做流氓的時候,就非常喜歡聽兒歌、兒詩。
到登基之後,劉邦好歹也算闊氣了,自然也沒放下這個小愛好:召集童男童女上百於宮中,給自己唱歌聽。
而高皇帝唱詩班最常唱誦的,就是劉邦親作的那首楚腔:大風歌。
在劉邦死後,這個傳統也沒有被取消——沒過幾年,奉常就會遴選適齡兒童,組建新的唱詩班,在劉邦的高廟日夜吟唱。
現如今,奉命出征,鎮壓悼惠王諸子叛亂的關中子弟兵凱旋而歸,劉弘自然是要做出一番姿態,來彰顯關中子弟兵,在漢天子心中的地位。
而大風歌的內容,也能勉強和凱旋之師搭上一層關係——威加海內兮歸故鄉,自也能翻譯成:威加海內的壯士,錦帽貂裘還了鄉。
在童子吟唱聲中緩緩來到灞橋前,絕大多數北軍將士的頭都高高昂起,臉上寫滿了自豪。
那一雙雙深可見底的鼻孔,彷彿是在告訴前來圍觀的長安百姓:這,就是北軍丈夫的待遇!
看著自己的子弟兵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來,圍觀的長安百姓臉上,也都無一不帶上了自豪,和嫉羨。
“大丈夫當如是哉!”
也有不少壯年男子,見身旁的小崽崽滿是崇拜的踮起腳尖,不由憐愛的將愛子抱到脖頸之上,不忘憐愛的教導道:“且看,入軍為卒,便是這般風光!”
聽聞父親的教誨,無數小崽崽在這一刻發下誓言,立下志向:有朝一日,一定要成為一名光榮的漢卒!
有羨慕的,自然也有純粹自豪的人了。
城外的人群中,包括何政在內的數百位老者,看著遠方整齊的陣列,不由做作的捋著鬍鬚,看似雲淡風輕的‘自語’著:“好小子,果然沒有辜負吾之期許!”
嘴上如是說著,但那數百老者臉上,早已被按捺不住的自豪和喜悅所充斥;臉龐上的褶皺,在那抑制不住的笑容拉扯下,顯得更為皺巴。
便是在這喜氣洋洋的氛圍之中,凱旋將士陣列最前端的灌嬰,卻是一副面呈若水的表情。
“大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