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這一派系便在墨者相里勤的率領下進駐秦國,在秦國統一天下的偉大事業上,填上了最後一塊拼圖。
製作精良的武器軍械,效果顯著的農用器具,使得秦國本就高歌猛進的勢頭更盛,而後順理成章的統一了天下。
秦一統天下,成為大秦帝國之後,帝國的運轉,一開始也十分高效——法家負責制定整治剛烈,嚴把法律;進入秦國的相里氏之墨則負責製造器械,安心做起了工程師。
甚至連早早自墨家分離的農家,也在相里氏一派的領頭人盛情邀請下進入秦國,成為了農業部門的掌控者。
——就連如今,漢室也還有前秦之時,負責農業事務的農家後人:農稷(jì)官。
而墨家分離出的三個派系,如今還能找到的,估計也只有秦墨之後了。
即便三派皆有後人傳承學說,劉弘也只對秦墨感興趣
——不找工匠出身的秦墨,難道要去遊俠堆裡找刺客出身的楚墨,或是從齊商堆裡扒拉辯論家?
別鬧了~
無論是耍嘴皮的齊墨,還是愛動刀子的楚墨,都對劉弘地視野起不到什麼大的幫助。
作為一個後世人,如果說劉弘還對墨家有那麼一絲興趣,那必然是揮舞著工匠錘的秦墨。
而秦墨自戰國時進入秦國開始,就一直在秦少府做技術宅;如今漢少府的大多數工匠,也都是秦少府工匠的子孫後代。
所以,要想找秦墨技術宅為自己效力,對劉弘而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少府工匠裡找。
多的不說,十個八個,總是能找出來的。
劉弘甚至篤定:冶戟監令楊毅,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墨者!
——監令隸屬少府,掌一司之冶造事,秩六百石。
雖然秩比不高,但職權卻出奇的大——別的不說,整個漢室的軍用長戟,便都是在冶戟監鍛造而出!
試問除了墨者外,還有哪一個秩六百石的京官,會親力親為的參與到鍛造之事中,還把臉糟踐成那般模樣?
——在漢室,長得不好看,可是跟‘政治生涯斷送’劃等號的!
只有墨者,才能單薄名利到:為了鍾愛的科研事業,而絲毫不在意外貌得邋遢,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當中。
也只有墨者,會在年俸祿六百石的情況下,穿著一件汙穢不堪的衣袍陛見。
但看著田叔諱莫如深的模樣,劉弘終是搖了搖頭,沒再多問。
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對於少府有一堆墨家出身的匠人,朝堂是基本知情的。
但無論是朝堂,還是那些匠人本身,都十分默契的將此事淡化處理了。
至於原因,劉弘也能猜到的大概。
——墨家的傳承,是按照‘上代鉅子指定下一任’的方式進行代代傳承。
而漢初,齊王田橫帶著包括墨家當代鉅子在內的追隨者死去,使得墨家頓時面臨了一個十分尷尬的處境。
——田橫之死,非但將墨家人數最多的齊墨一支全部搭了進去,還讓當代墨家鉅子,在沒有指定鉅子繼任者的情況下告別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