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思想,必須從始至終貫徹!
歷史上的文景之治,乃至於將華夏大地從戰國的荼毒中,在漢初數十年內快速拯救出來的‘黃老無為’,其最令人稱道的,都永遠是:在合理的範圍內,允許百姓自由發展。
而這個‘合理得範圍’,便是法律所允許的範圍。
百姓想種田,想行商,乃至於搓個蘑菇聽個響,都可以——前提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
種田就好好種田,不能欺壓弱小,侵吞他人土地;行商就好好賺錢,不能披個商人的皮,在深山野林敲同行的悶棍!
至於想搓個蘑菇···
——真要有人在這西元前手搓蘑菇,劉弘就要合理懷疑一下,這人是不是自己的穿越者同行了。
劉弘之所以有這個考慮,自然是為了今後,漢室的強大之路。
秦之所以在週末列國中脫穎而出,短短四十年就完成了‘富國強兵’的歷史性成就,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秦法嚴明。
立了功,必然得賞;犯了罪,必然砍頭!
——誰來都沒用!
在這樣明確的法律約束之下,秦一躍成為列國之中國力最強者,並順理成章的統一了天下。
具體到劉弘所處的時代,對應歷史上的漢文一朝。
世人或許都只看見文景之治的繁榮,只看到文景忍辱負重數十年,方有武帝提兵北上,馬踏殘垣的壯舉;但使文景之治形成最強大、最堅固的根基,卻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吳公為廷尉,治平為天下第一!
——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
即便是被歷史上第一位同人家司馬遷,不惜斥之為‘酷吏’的漢廷尉趙禹,也是一個‘舍無食客’‘治無冤案’的清廉剛正之人。
能讓司馬遷,一個能把衛青、霍去病寫成‘不修名節、不進賢士、和柔事主’的酸黃瓜,為自己寫下‘舍無食客’的評價,足以證明趙禹,這位法家最後一位俊才的能力。
就是這一代代公平公正,誓死維護法律尊嚴的廷尉,才使得漢室從開國初的羸弱快速爬出,大踏步邁向了國富民強、無有外族敢侵的盛世;才有了陳湯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邁誓言。
現在,劉弘有幸成為了漢,這個華夏民族最輝煌燦爛之時代的掌舵人,立志要富國強兵,要驅逐外蠻,使華夏順理成章的走向必將屬於的輝煌,首先要確立的,就是法制、法度。
沒有任何人,能只憑借自己的力量,就改變世界乃至於歷史——即便身為穿越者,劉弘也需要助手,需要朝堂、宗室、百官,乃至於整個天下的漢人,成為自己的助力。
宗室,可以用親情拉攏,百官,可以用利益收買,乃至於朝堂,劉弘也可以一點點積累威嚴,是自己成為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的君王。
但百姓,尤其是佔最高比重、對政權最為重要的自耕農階級,拉攏他們的唯一方式,便是公平。
而法律、秩序,就是百姓得到公平的唯一途徑。
至於原因,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不患寡,而患不均。
“也不知那個提出‘法如是足以’的張廷尉,現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