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柴武直接將自己取代,成為大將軍,灌嬰都不會覺得有絲毫奇怪!
在天子劉弘明確表示罷設太尉的現在,大將軍已經成為了軍方最高一級的職務;而車騎將軍,也遞補成為僅此大將軍的‘軍方二號人物’。
二號人物升遷入中央,除了成為最高人物之外,不會再有別的可能了。
可問題是:柴武做了大將軍,灌嬰怎麼辦?
乖乖把位置讓出來?
自是不可能。
作為天子的劉弘,但凡還要一點臉,還想稍微顧著點高皇帝的顏面,也不大可能做出‘無故罷黜功臣官爵’的舉措。
如此一來,灌嬰的未來就只剩下一條道路:放下兵權,轉入朝堂。
如果灌嬰是皇黨成員,天子心腹,那自是不用說:復開太尉,乃至於直接成為丞相,都沒有什麼問題。
歷史上,景帝太尉周亞夫,就曾憑藉鎮壓吳楚之亂的破天功勞,成功染指丞相大位。
可問題是:灌嬰根本不是什麼天子心腹···
即便光論功勳,灌嬰在這一場諸侯王叛亂之中,表現、收穫也是差強人意。
都不用說別的:光是灌嬰帶著足足十餘萬大軍,在睢陽城和叛軍‘對峙了’足足半年,毫無建樹不說,反而耗費了足足百萬石以上的糧草,就足以讓灌嬰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最多最多隻能被評為‘無罪’。
在這種情況下,灌嬰班師回朝,就算被安排到了一些位尊權輕的位置,也沒底氣反抗。
至於有什麼位尊於大將軍,權力卻遠小於此,甚至小到忽略不計的位置,那可就太多了。
——要知道中的三公,可並非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而是太傅,太保,太師三職!
即便是在如今的漢室,作為週三公之一的太傅,理論地位也高於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萬一劉弘在灌嬰腦袋上安個太傅的帽子,那灌嬰再不樂意,也得打碎牙齒和血吞。
——灌嬰要是成了太傅,那跟王陵那太傅可是天壤之別!
別說什麼規勸天子,以帝師之身出入朝堂了,就連作為理論弟子的皇帝劉弘,都未必會有多大恭敬。
為了回朝之後,能依舊保證手中權勢不失,灌嬰就需要拿出一些不容置疑的東西,逼迫劉弘打消明升暗降的意圖。
——活了這把歲數,自己在劉弘心中是什麼形象,灌嬰即便猜不準,也不至於看不透。
對於現在的灌嬰而言,唯一能為自己正名,以確保顯赫已久的機會,就是眼前的滎陽之戰了。
所以從本心出發,灌嬰是同意,甚至迫切的想要在這場戰役中,發揮出作用的。
但想歸想,具體操作上而言,西渡卞水,絕對不是什麼好選擇。攫欝攫
現在,灌嬰大軍有七萬多人駐紮於筦城,而在卞水東岸,有足足三萬人駐防。
其目的,自是防備叛軍東出滎陽敖倉。
至於灌嬰為什麼會只派三萬人,去負責‘阻擋二十萬人’的艱鉅任務,則是因為:渡水作戰,遠比兩軍對峙難的多···
很簡單的道理:要想在河對岸有重兵防備的情況下,將部隊送往河對岸,那非但要考慮如何安全渡水,還要時刻戒備敵人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