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於,中央拿得出那麼多錢,但沒有糧食了怎麼辦?
除了這些只要發生,都可能讓軍費翻番,且有極高可能發生的因素之外,還有一些偶然因素,也會使得戰爭成本劇增。
如糧食匱乏引發的社會動盪,從而產生的治安維護成本;長期作戰導致的農耕產出影響,乃至於內部諸侯王趁機搞事等等等等。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哪怕戰爭真的只需要十萬萬,中央也不可能將手中僅有的錢全部砸進去,畢其功於一役。
結合此間種種,劉弘心中有了大概的估算。
——要想發動漢匈決戰,試圖掌控戰略進攻權,漢室中央就要保證二百萬萬以上可隨時挪用的存款,以及千萬石以上挪用後不會對內部造成影響的糧食儲存,以及相應量的各式物資。
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內部諸侯無法趁機作亂,農業環境不會因為戰爭而受到太大影響,百姓生活質量不會因為戰爭而降低太多。
這一切,都需要劉弘從零開始一點點做起。
如今的漢室,諸侯王雖大體安穩,但割據利益群體的不穩定性,已經逐漸露出端倪——半年內連續反叛兩次的齊王一脈,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農業產出、生產力,以及百姓生活質量,糧食餘糧等,也可以從年初長安的糧價波動中得出結果:如今的漢室,能保證百姓吃飽肚子,就已經很吃力了···
至於中央可用作軍費的資金,以及用於戰爭的糧食儲備,更是立劉弘的心理預案差了十萬八千里。
千萬石存糧,對如今的漢室來說,等同於‘人有多大膽,田有多大產’。
——光是一個存糧二百萬石的敖倉,就在此次齊王叛亂中成為了天下關注的焦點,關中、關東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針!
待等明年,面對因戰爭而導致農業減產的狀況,劉弘能做到不動用敖倉的糧食,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至於存款,更是離譜——別說兩百萬萬錢了,如今的國庫,幾乎是連一枚銅錢都摳不出來!
哪怕劉弘將整個少府變賣,也最多能咬牙湊出四十萬萬錢。
而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算上國庫每年十二萬萬錢的農稅,以及少府八萬萬錢的算賦,也才不過二十萬萬。
這就等同於說,要想湊夠二百萬萬錢,需要漢室十年的財政收入——整個政權不吃不喝那種。
“呼!”
強裝輕鬆地撥出口氣,劉弘才將心底的壓抑驅散。
有了糧食保護價政策,國家收入將在明年直接翻倍,並隨著漢室人口、田畝的增長而穩步上升。
除此之外,還躺在劉弘地計劃本中吃灰的鹽鐵專營,也同樣能為漢室帶來龐大的財政收入。
武器軍械,騎兵叢集等,都可能在中央富裕的財政支援下提上日程。
一切,都會想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而擋在這一切面前的,就是陳平,周勃!
“代王可曾回信?”
一聲陰冷的詢問,惹得劉弘身後侍立的令勉猛然一肅。
“啟稟陛下,代王於昨日回書:大軍距蕭關近百里,最多不過三日,便當可抵蕭關之外。”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