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來人的面目,須卜禿離也是趕忙正色下馬,待那人靠近,更是以右手扶胸,深深彎腰:“左大將。”
作為匈奴八柱之中,權力順位排第五的左大將,世代由匈奴四大氏族中的呼衍氏所掌控。
雖說左大將、由大將,左大當戶、右大當戶都是匈奴八柱中,由四大氏族所掌控的世襲職務,四大氏族互相之間的實力也大差不離,但左大將,可謂是下四柱中最特殊的一個。
自從現在的匈奴單于冒頓鳴鏑弒殺其父頭曼,並帶領著匈奴掀翻草原霸主東胡,並重創月氏,將月氏人圍在河西時起,雙頭鷹政策和八柱,就成為了匈奴慣用的政治體系。
左賢王作為單于大位第一順位繼承人,率領著左谷蠡王、左大將、左大當戶等部族,主持針對帝國頭號大敵的戰略事務,即月氏戰略。
其中,左谷蠡王作為攣鞮氏中當代的佼佼者,屬於左賢王在王族攣鞮氏中的代言人;其主要作用,體現在‘幫助’左賢王爭取攣鞮氏內部的支援,並保證將來政權交接時,王族內部不會發生動亂。
所以左谷蠡王部,算是左賢王最忌憚,在對外戰鬥中出力最多,損耗也最多的一個部族——作為上四柱之一,左谷蠡王同樣具備繼承單于大位的資格,排在第三順位!
換了誰,都無法對一個負責聯絡王族,並有大位繼承權的‘親戚’放心。
所以在戰鬥中,左谷蠡王部往往會被充作先鋒,去啃那些最硬的骨頭,打最艱難的戰鬥。
左大當戶,則是由四大氏族的另一支:蘭氏所掌控。
與左谷蠡王恰恰相反,蘭氏屬於左賢王真正可信任,可依仗的力量;在戰時,負責大軍左右兩翼。
按理來說,左賢王如此信任蘭氏,那最要緊的中軍和後軍,應當安排給蘭氏才對。
但實際上,別說蘭氏了,就連左賢王本部,都只能負責殿後——中軍本部,即左賢王個人的安全,全由左大將負責。
光從這一點,便足以看出左賢王對左大將的信任了——左賢王對左大將的信任,甚至比對本部的信任還要深!
當然,左賢王對左大將的信任,也不完全是出於本心。
在更多時候,左大將都不會以‘左賢王親信’的標籤出現,而是以‘單于心腹’的身份活動在匈奴政治中心。
所以,與其說左賢王信任左大將,倒不如說,為了使患有迫害妄想症的單于安心,左賢王不得不信任左大將,將自己的護衛工作交到左大將手中。
看上去,左大將更像是單于安插在左賢王身邊,負責監視左賢王的耳目;但實際上,這並不會對左賢王造成困惑,以及不滿。
待等單于亡故,左賢王正式成為單于之後,左大將同樣會成為現在的左賢王,未來的單于之親密心腹,幫如今的左賢王,去‘保護’將來成為左賢王的兒子。
所以,準確而言,左大將屬於匈奴八柱之中最特殊的一個:永遠忠於單于,無論單于是誰。
便是這般特殊的身份,造就了左大將在匈奴超然的政治地位——除了單于本人之外,幾乎每一個貴族,都會對左大將禮讓三分,儘量與左大將保持相對友好的關係。
流水的單于,鐵打的左大將嘛···
按道理來講,作為須卜氏下一代中的佼佼者,如今更是隱隱確認了宗族繼承權的須卜禿離,在面對同為四大氏族下一任宗主的貴族時,完全沒有必要低聲下氣——即便想要交好,須卜禿離也完全可以不卑不亢。
但左大將,不同於右大將和左大當戶···
整個匈奴,能在左大將面前挺直腰桿說話得,絕不超過五指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