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186章 韓王者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186章 韓王者昭 (2 / 4)

對華夏曆史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偉大的進步——某種意義上來講,韓王信叛逃匈奴,間接使得人類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血統論’和‘氏族制’徹底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

對於漢室君臣而言,這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思想進步——無論是開創漢室的劉邦,還是夥同劉邦鯨吞天下的樊噲之流,幾乎都算不上出身高貴。

因此,對於如今依舊生存於大草原的‘匈奴韓王’部,漢室普遍抱以堅決的抵制和厭惡;而對同樣身為反叛諸侯王,居於幕南的東胡王部,漢室則相對友好許多。

漢室的態度,看上去似乎無法直接影響到東胡部和韓王部的生存處境,但現實卻是:韓王部如今上到統領韓昭①,下到底層部眾,都已經處於無法保證飽腹的悽慘境地了···

反觀東胡部,漢室的友好態度,反倒是讓單于庭忌憚於其再度迴歸漢室,從而最大可能的提供生存空間——東胡部的草場,在幕南算是僅次於右賢王本部的肥美草場了!

對於這種現狀,身為韓王信嫡長子,故漢韓王太子的韓昭,縱有心改變,亦是無可奈何。

如今韓昭的部族,便處於後世內外蒙古交界處的蒙古大沙漠東北方向,一片算不上貧瘠,但也絕對和‘肥美’搭不上邊的草場。

相較於那些在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小部族,韓昭確實不用擔心部族的領地會不會引來其他部族的窺伺——因為韓王部的領地,處於一片廣闊的平原之上。

沒有高地,在草原便意味著不具備任何戰略優勢;遠離水源,便意味著沒有太大爭奪價值。

再加上本就算不上肥美的草場,使得韓王部在幕北草原,贏得了難得的安寧。

但草原上的生活,並非漢王部如今的表現所展現出的如此簡單。

——肥美的草場,為什麼會引來數個乃至十數個部族大開殺戒,不惜拼著損耗部族青壯的代價,也要將其佔為己有?

如果像韓王部所在這般中等的草場,能滿足部族的生存,那草原部族為什麼要以生命為代價,去爭奪更加肥美的草場?

答案就是:別說韓王部腳下這種不上不下的草場了,就連毗鄰南池,領地足有五百里方圓的幕南右賢王部,都不能憑藉著其肥美無比的草場,來保證部族的生存處於絕對安全的態勢。

漢室百姓,一夫挾五口而治百田,便足矣撐起家中生計。

百畝田,即便是按關中大畝算,也不過是一塊寬百步,長二百四十步的農田而已。

至於投入,更是約等於零——百畝田所需糧種,至多不過一石!

而在匈奴,要想維持一個有五六口人的家庭溫飽,則需要最少五匹馬,二頭橐駝,六頭牛,以及二十隻羊。

——就這,還只能勉強保證夠吃!

若是碰到強大的部族壓榨,乃至於單于庭分派貢獻,那就連吃飽都無法保證。

且先不提這幾十頭牧畜能否按照理想中那樣,吃到足夠多的牧草,產出足量的奶②;光是這幾十頭牧畜所需要的投入,便遠高於漢室百姓的耕作成本。

而相較於漢室一戶人家所要耕作的百畝農田,匈奴一戶五口之家需要畜養牧畜的草場,更是以‘方圓x十里’為單位。

這便是農耕文明,在遊牧文明前的相對優越性——漢室百姓只需要百畝田地,就可以養活一家人,而匈奴人,則需要一片方圓數十里的草場,才能在保證草場不被破壞的前提下,將家中賴以為生的牧畜養好,從而獲得生存資源。

到了韓昭這種部族領導者級別,那要考慮的事,更是隻能有‘讓人崩潰’來形容。

透過簡單的計算就不難得出:一個匈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大約五頭牛羊牧畜,以及至少方圓三公里的草場作為保障。

如今韓昭掌控下的韓王部,部眾卻高達數萬人!

也就是說,排除進獻單于庭、供養部族高層等因素,韓王部為了養活部眾,就起碼需要十萬頭各類牧畜,以及方圓五百里的草場!

——如今整個匈奴數百部族,能擁有如此規模草場的,除了匈奴本部的幾位大人物之外,恐怕也只有左右賢王,才能勉強達成。

韓王部生存所需的五百里牧場,右賢王部倒是有;但右賢王部,難道就能保證生活了嗎?

——右賢王部的部眾,幾近五十萬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