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日本知識分子構成,能識字的,大部分也懂一些漢學,看到“南面而聽天下”的筆名,必然會聯想到“嚮明而治”,
都這樣了,還能不知道是明治的手筆嗎?
高崎正風說:“陛下無須避諱,是因為您有帶頭作用。還記得廢除《肉食禁止令》的事情嗎?”
由於受到不殺生的佛教思想影響,日本天武年間頒佈了《肉食禁止令》,
此後的多位天皇都很重視精進潔齋,戒肉食、謹言慎行以潔淨自身,
上行下效,導致日本人不吃肉的風俗日盛,弄得人均武大郎,一個比一個長得矮。
這樣還如何富國強兵?
於是,明治5年(1872年),日本國民突然看到了明治吃肉的報導。
明治有些自得,
“確實,由我帶頭,人們開始競相食用牛肉鍋。至今我還記得《安愚樂鍋》中的一句話,‘不食牛鍋為不開化’,兩年時間,東京的牛肉鍋店從70家激增到了588家。”
連數字都記得有零有整,
可見,明治確實認為那是自己不可磨滅的功績之一。
高崎正風藉機拍馬屁,
“陛下,關於《蠅王》的評價也是一樣的。昨天,其作者陸時在東大說了很多大言不慚的話,您站出來公開觀點,正好可以撥亂反正!”
這馬屁拍得,明治渾身舒泰。
他緩緩道:“你說的很對。陸時能寫出《日本文明的天性》,可見此人是有詭辯功底的。我日本國百姓民智雖開,但又怎會是老奸巨猾的人的對手?”
高崎正風連連點頭,
“是啊!百姓正需要您的引導!”
明治“嗯”了聲,
現在回頭看,發在頭版頭條的確是正確選擇。
他拿起了報紙,
書評叫《在生存面前,一切都是小事》。
文章開宗明義,
——
世俗,始於野獸派的第一次獻祭。
它不是獻祭給神明,而是獻祭給身邊的“野獸”、獻祭給時刻籠罩著的危險。
野獸派為了捕獵野豬,放棄了原來的學生裝束,花花綠綠塗滿全身,
他們的訴求沒錯!
——
“嘖……嘖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