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時啞然,
經對方提醒,他才意識到格列佛遊歷的大人國、小人國、飛島、巫人國、馬國等離奇的國度,都帶有強烈的烏托邦或反烏托邦色彩。
威爾斯輕咳一聲,
“咳……兩位,現在不是文學評論的時候。”
他看向陸時,
“陸教授,既然已經確定了題材,那你準備怎麼創作?”
陸時的彈藥庫充足,
最著名的,當屬反烏托邦三部曲:
《我們》、
《1984》、
《美麗新世界》。
隨便一本拿出來,都能將佩爾高的《新法國》暴殺。
但這些書放在20世紀初合適嗎?
先說《我們》,作者扎米亞京採用書信體,將用40篇日記構築而成,
這種方式並不適合登報。
再說《1984》,奧威爾描繪了一個極權主義社會的形象,人民生活在普遍的監視中。
沙皇尼古拉二世:???
陸時真寫這個,反烏托邦說不定會被當成現實主義批判。
最後說《美麗新世界》,
這本倒是真科幻了,但作為1932年的作品,赫胥黎使用了大量在當時有跡可循卻在20世紀初還見不著影的黑科技,
例如,
電器控制智力、
化學藥物調節情緒、
……
太多了!
改倒是能改,但過於耗時耗力。
而且,
“三部都是十多萬字的長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