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描述未來的幻想已經非常多了,甚至在現代文學發展較晚的中國都有萌芽,
例如,《新中國未來記》,
這是任公1902年釋出的作品,構思奇巧、非常有趣。
但裡面的科幻太少、政治太多,
而且在歐洲必然水土不服。
“麻煩啊……”
陸時伸個懶腰,
早知道就不來巴黎當這個勞什子評委了。
凡爾納笑呵呵的,
“陸,我們相信你。”
陸時吐槽:“你把工作丟給我,自己當甩手掌櫃,能不相信我嗎?”
凡爾納攤手,
“誰說我要當甩手掌櫃了?你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諮詢我嘛~”
這老哥,臉皮也忒厚了。
陸時無語,
“……”
一旁的威爾斯沉吟,
“首先第一點,我們要明確《新法國》的型別。”
陸時說:“反烏托邦唄。”
威爾斯眼前一亮,
“這個歸納很到位。”
烏托邦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
在那裡,人人平等、沒有壓迫、美好得就像世外桃源。
凡爾納託著下巴,回憶道:“我沒記錯的話,是不是有一本虛構的遊記,就叫《烏托邦》?”
威爾斯點頭,
“作者是托馬斯·莫爾,英格蘭人。”
“嘖……”
凡爾納咋舌道:“難怪伱記得這麼清楚。書的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