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好奇心,他將翻到最後。
在插畫師那一欄的名字,赫然寫著:
奧斯卡克勞德·莫奈。
托爾斯泰:???
“這……這是什麼情況!?”
法國的國寶畫家,竟然給一箇中國作家畫插畫,
理解不能……
托爾斯泰更加好奇了,重新翻回第一章,認真閱讀。
“
他知道,這最後一課要提前講了。
又一陣劇痛從肺部襲來,幾乎使他暈厥過去。
”
看來,主人公確實是疾病纏身,
莫奈的筆觸細膩真實。
托爾斯泰繼續閱讀,很快,他就被的精彩描寫給吸引進去了,
尤其是鄉村教師將科學稱為“賽先生”,引導學生們學習經典力學三大定律,反思程朱理學的時候,托爾斯泰甚至想到了沙皇俄國。
一時間,他產生了極強的代入感,閱讀得愈加認真。
很快,的視角拉昇,放眼於宏大的宇宙、銀河系,
各種嶄新的概念出現,
托爾斯泰本以為會讀得很費力,卻沒想到作者陸時的處理非常得當,將各種物理學、天體物理學的概念融合在了內容中,能夠讓讀者沒有什麼阻礙地理解。
把複雜的理科問題簡單化,是一種科幻作家必須具備的能力。
托爾斯泰心中更欣賞陸時了,
當他讀到學生們背出牛三定律,從而拯救了人類文明的時候,忍不住渾身戰慄。
與《鄉村教師》相比,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自己的作品,好像都顯得有些渺小。
這種渺小,並不是作品的優劣,而是選題的不同,
托爾斯泰晚年,更趨向於討論心靈的深度,探索宗教和人類的本我,所以才會被瑞典文學院扣上“虛無主義”的帽子。
陸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