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銘文與美文學院,成立於1663年,即後來的法蘭西文學院;
法蘭西科學院,成立於1666年;
法蘭西美術院,成立於1816年;
法蘭西人文科學院,成立於1795年。
其中的核心是法蘭西學術院,由四十名院士組成,
這些院士有非正式的稱呼,為“les&nmortels”,直接翻譯過來就是不朽者,也暗示了院士終身制這一特性。
羅蘭帶他們到了地方,
門房問過後,立即有工作人員入內通報,
很快,一個帶著眼鏡的微胖法國男人走了出來,熱情地與陸時握手,同時說:“陸教授、蕭先生,你們可算是來了!我等候已久!”
他自我介紹道:“我是亨利·龐加萊,是一名散文家。”
蕭伯納聽得直撓頭,
他沒聽說過有什麼散文家叫龐加萊。
另一邊,陸時卻笑道:“龐加萊先生真愛開玩笑,伱分明是數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哲學家。”
對後世的理工科大學生來說,龐加萊才是真的被恨得牙癢癢的那一位,
陸時小巫見大巫。
龐加萊驚訝,
“我確實也寫散文。只是沒想到,陸教授竟然精通自然科學。”
蕭伯納輕笑道:“龐加萊先生,陸可是跨學科學者,他的專著《槍炮、病菌與鋼鐵》涉及的學科非常多,已經被羅蘭先生要求當做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教材啦。”
龐加萊:“嗯?”
他看向羅蘭,眼神犀利,
盯——
羅蘭尷尬地錯開視線,嘀咕:“今天的風兒甚是喧囂~”
龐加萊說:“那我的母校巴黎大學也要將之引為教材。”
雖然不知道《槍炮、病菌與鋼鐵》具體寫的什麼,但龐加萊絕不能落於人後。
陸時一陣無語。
幾人又聊了幾句,
龐加萊說:“我們先走吧,給陸教授、蕭先生安排住宿,順便叫上真正能和陸教授聊得上的人。我這個半瓶子晃盪的散文家還是自覺退居幕後比較好。”
他領著三人往學院走。
法蘭西學院更多的是研究機構,教育屬性極弱,根本就沒有學生,
他們沒多久就到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