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時頭疼。
他沉吟片刻,說道:
“
同學們,雖然遭受種種困難和挫折,我確實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在奈及利亞、肯亞、烏干達,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同席而坐,共敘手足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羅得西亞這個壓迫成風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在緬甸、印度,亞洲人和英國人能夠骨肉相親、攜手並進。
”
奈及利亞、肯亞、烏干達在西非,
羅得西亞在南非,
緬甸、印度在亞洲。
這些是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
沃德豪斯的嘴角勾起一個弧度,低聲說道:“呵呵,我感覺陸教授的英文演講比他的作品還要有煽動性。”
這是必然的,
陸時的演講改編自《我有一個夢想》,該演講的價值甚至無法有一個準確的衡量尺度。
蕭伯納點頭道:“是啊……”
沃德豪斯說:“難怪溫斯頓對陸教授的評價這麼高。”
如果陸時聽到這話,一定會吐槽。
他是一箇中國人,四處疾走、呼籲平等,那沒有問題,
利益使然嘛~
丘吉爾一個英國人為此奔波,甚至放棄在海外殖民地的各種權利,豈不成了英奸?
而最魔幻的一點是,丘吉爾確實也是這麼幹的,
他加入自由黨後,很快被任命為殖民地事務部次官,在任內最重要的成就是推動南非取得了自治地位,
說是“南非國父——丘吉爾”都不為過。
至於後來丘吉爾對美國的種種嘔心瀝血、肝腦塗地就更不用說了,
嗯,確實非常英奸。
陸時的演講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