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1906年的時候,自由黨組閣,三十歲出頭的丘吉爾平步青雲,被任命為殖民地事務部次官,推動南非取得自治,進一步鞏固了他在自由黨內的地位。
從這段經歷來看,丘吉爾或多或少有政治投機的嫌疑。
(神奇的是,丘吉爾後來又靠攏了保守黨。)
陸時不想再糾纏這些,
他繞回話題:“丘吉爾先生,你為何對民意調查感興趣?”
丘吉爾笑,
“在我看來,陸先生提出的民意調查是瞭解公眾輿論傾向的一種社會調查。我作為政客,當然希望有一種工具能如實的反映民眾對某個或某些社會問題的態度傾向。”
這個回答十分正統,
結合丘吉爾一身正氣的態度以及標準的倫敦腔,確實非常有感染力。
但陸時心裡清楚,政客的話,一個字兒都不能信,否則容易被賣了還幫著人家數錢。
陸時問:“丘吉爾先生,你準備出資?”
丘吉爾聳聳肩,
“不,不不,當然不是我。陸先生,你難道忘了?我可是代替沃德豪斯爵士來的。”
說著,丘吉爾表情微妙地眨眨眼,
“至於出資,是沃德豪斯爵士的個人行為,還是他作為倫敦大學聯盟榮譽校長的行為,又或者是他作為自由黨人士的行為,我這個跑腿的可不敢下定論。”
丘吉爾剛才還承認自己對民意調查好奇,現在又自稱“跑腿的”,前後變化非常大。
陸時心裡暗道:
老奸巨猾!
不對,現在的丘吉爾才27歲,應該是小奸嫩猾。
陸時心裡暗道:
小奸嫩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