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爾問:“怎麼會這樣?”
報童搖頭道:“我也不清楚。今天去拿貨的時候,給到我們每人手裡的只有十份,以往都能拿到三十份的。”
粗算一下,印刷量只有以往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一萬份。
旁邊的霍金斯不解,
“莫非是愛丁堡那邊的印刷廠出了什麼問題?”
道爾沉思片刻,推測道:“大概是陸時臨時改稿,打了庫珀一個措手不及……哈哈哈,好!之前的拜訪中,陸時說他創作時不喜歡做大綱,八成是因為這個習慣導致小說內容出了問題!”
霍金斯扶額搖頭,
“阿瑟,你兩眼都冒光了。”
道爾沒有接茬,而是催促車伕出發,沿路找報童買報紙。
好不容易,在連續問了三個報童之後,道爾終於以一先令的價格收到了報紙,隨後迫不及待地翻到增刊。
但預想之中的情況沒有發生,
陸時筆下的世界不曾出現前後矛盾的情況,《無人生還》的第十五、十六章作為小說高潮,堪稱完美,各種懸念層層遞進,並以最後一例無可避免的死亡而告終。
“
她把繩套套在自己脖子上。
雨果在那裡注視著她,看著她走上這條她命中註定的道路。
她踢開了椅子……
”
讀完最後一段內容,道爾竟然產生了悵然若失的感覺,就好像告別了一個老朋友。
霍金斯也是如此,甚至感覺有點兒脫力,
她忍不住稱讚:“精彩!真是太精彩了!阿瑟,你還記得童謠的最後一句嗎?‘一個印地安小男孩,歸去來兮只一人;懸樑自盡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道爾說:“這本書到這兒其實已經算結束了。不過最後還有《尾聲》,應該是以第三人的視角來揭秘。我們……”
話音未落,外面傳來車伕的聲音,
“先生、夫人,已經到了。”
其實早就到了,
但車伕看在道爾給的小費的面子上,剛才沒有催促,
現在聽道爾說什麼“這本書到這兒其實已經算結束了”,這才出言提醒。
霍金斯摸出隨身的小錢包,又塞了些小費給車伕,同時對道爾說:“阿瑟,你繼續往後念。”
結果,道爾只是皺著眉,不說話。
霍金斯詫異,
“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