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間,幾乎所有人的視線齊刷刷地落在了那個學生身上。
陸時努力憋著笑,解釋道:“同學,高斯生於1777年,那個時候都已經有微積分了,怎麼可能連簡單的等差數列求和公式都不知道呢?”
提問的學生老臉一紅,
“我學的地理,對數學……啊……你們別誤會,我不是國王學院的。”
倫敦國王學院的學生把頭扭向一邊,裝不認識。
陸時努力憋笑,
良久,他才說道:“退一萬步講,即使對數學史不甚瞭解,我們也總該有一個簡單的邏輯判斷能力。你們相信在高斯之前,阿基米德、牛頓這些人在計算1+2+…+100的時候會悶頭硬算?”
眾人沉默。
他們都被陸時丟擲的問題吸引住了。
蕭伯納的眼中滿是讚許,
學生們下意識地認為陸時提起高斯是為了說明有志不在年高,
結果,陸時忽然一個急轉彎,出乎所有人意料,立即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
能有這種授課效果,實在是太成功了!
人群中的尼科利奇和所羅門忍不住對視一眼,
尼科利奇問:“你小時候是那麼想的?”
所羅門點點頭,
“你也?”
兩人都意識到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他們小時候在接觸高斯的故事的時候,都預設了高斯是等差數列求和公式的發明者。
可這個結論的漏洞如此明顯,
正如陸時所說的那樣,如果這麼簡單的東西要等到高斯出世才發現,那18世紀之前的數學得有多低階?
萊布尼茨、
伯努利兄弟、
尤拉、
……
這些大神的臉要往哪兒擱?
陸時說道:“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東西。讀故事如同讀史料,要有基礎的邏輯判斷和邏輯推理能力,同時結合多方面進行考量。雖然,我被校監先生稱為‘新史學的奠基人’,但我認為,應該用‘現代史學’來稱呼這種跨學科的史學觀。”
學生們靜靜地聽著,顯然已經忘了質疑陸時的能力。
陸時嘴角勾起一個陰險的弧度,
小白兔真是好忽悠啊……